1、哀而不伤 [ āi ér bù shāng ]
释义: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
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
2、爱不忍释 [ ài bù rěn shì ]
释义:对所喜欢的物品,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。
出处:南朝梁·萧统《陶渊明集序》:“余爱嗜其文,不能释手。”
3、安不忘危 [ ān bù wàng wēi ]
释义: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。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,提高警惕。
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礼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
4、按捺不住 [ àn nà bù zhù ]
释义:按捺:压抑,忍耐。心里急燥,克制不住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水镇雷峰塔》:“不想遇着许宣……按捺不住,一时冒范天条。”
5、百读不厌 [ bǎi dú bù yàn ]
释义:厌:厌烦,厌倦。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。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,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6、百年不遇 [ bǎi nián bù yù ]
释义: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。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。
出处: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三幕:“不是要开大会吗?百年不遇的事,我歇半天工,好开会去。”
7、百折不挠 [ bǎi zhé bù náo ]
释义: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出处: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8、常备不懈 [ cháng bèi bù xiè ]
释义:时刻准备着,毫不忪懈。
9、持平之论 [ chí píng zhī lùn ]
释义:持平:主持公道,没有偏向。指公正的意见。也指折中、调和的话。
出处:《汉书·杜延年传》:“延年论议持平。”
10、持之有故 [ chí zhī yǒu gù ]
释义:持:持论,主张;有故:有根据。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。
出处: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。”
11、坚持不懈 [ jiān chí bù xiè ]
释义:坚持到底,一点不忪懈。
出处:《清史稿 刘体重传》:“遇大雨,贼决河自卫。煦激励兵团,坚持不懈,贼穷蹙乞降,遂复濮洲。”
12、坚持不渝 [ jiān chí bù yú ]
释义:坚守约章或诺言,决不改变。
13、坚定不移 [ jiān dìng bù yí ]
释义:稳定坚强,毫不动摇。
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记·文宗开成五年》:“推心委任,坚定不移,则天下何忧不理哉!”
14、坚强不屈 [ jiān qiáng bù qū ]
释义:屈:屈服。坚韧、刚毅,毫不屈服。
出处:荀况《荀子·法行》:“坚刚而不屈,义也。”
15、坚甲利兵 [ jiān jiǎ lì bīng ]
释义:坚固的盔甲,锋利的兵器。形容精锐的部队。
出处:《墨子·非攻下》:“于此为坚甲利兵,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。”
16、坚苦卓绝 [ jiān kǔ zhuó jué ]
释义: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。
出处:《宋史·邵雍传》:“始为学,即坚苦刻厉,寒不炉,暑不扇,夜不席者数年。”
17、坚韧不拔 [ jiān rèn bù bá ]
释义:形容意志坚定,不可动摇。
出处:方毅《读》:“需要的是刻苦学习,刻苦钻研,始终不懈,坚韧不拔。”
18、旷日持久 [ kuàng rì chí jiǔ ]
释义:旷:荒废,耽误。荒废时间,拖得很久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今得强赵之兵,以杜燕将,旷日持久,数岁,令士大夫余子之力,尽于沟垒。”
19、锲而不舍 [ qiè ér bù shě ]
释义:锲:镂刻;舍:停止。不断地镂刻。比喻有恒心,有毅力。
出处:先秦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
20、倾摇懈弛 [ qīng yáo xiè chí ]
释义:心绪不宁,精神懈怠。
出处:宋·曾巩《送李材叔知柳州序》:“倾摇懈弛无忧且勤之心。”
21、夙夜匪懈 [ sù yè fěi xiè ]
释义:夙夜:早晚,朝夕;匪:不;懈:懈怠。形容日夜谨慎工作,勤奋不懈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,夙夜匪解,以事一人。”
22、无懈可击 [ wú xiè kě jī ]
释义:懈:松懈,引伸为漏洞、破绽。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。形容十分严密,找不到一点漏洞。
出处:《孙子·计》:“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”曹操注:“击其懈怠,出其空虚。”
23、相持不下 [ xiāng chí bù xià ]
释义:双方对立,彼此相持,不肯让步。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楚汉久相持未决,丁壮苦军旅,老弱罢(疲)转漕。”
24、知难而退 [ zhī nán ér tuì ]
释义: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,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。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。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见可而行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”
25、半途而废 [ bàn tú ér fèi ]
释义:废:停止。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,中途停顿,有始无终。
出处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废,吾弗难已矣。”
26、不屈不挠 [ bù qū bù náo ]
释义:屈:屈服;挠:弯曲。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,表现十分顽强。
出处: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乐昌笃实,不桡不诎。”
27、各持己见 [ gè chí jǐ jiàn ]
释义:持:抓住不放。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。
出处:清·黄钧宰《金壶七墨·堪舆》:“然此辈执术疏,谋生急,信口欺诈,言人人殊,甚至徒毁其师,子讥其父,各持己见,彼此相非。”
28、爱不释手 [ ài bù shì shǒu ]
释义:释:放下。喜爱得舍不得放手。
出处:清·孙道乾《小螺庵病榻忆语》:“小暑日,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,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……儿起坐桃笙上,爱不释手。”
29、按兵不动 [ àn bīng bù dòng ]
释义:按:止住。使军队暂不行动。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恃君览》:“赵简子按兵而不动。”
30、持之以恒 [ chí zhī yǐ héng ]
释义:持:坚持;恒:恒心。长久坚持下去。
出处:宋 楼钥《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》:“凡应天下之事,一切行之以诚,持之以久。”
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的成语(37个)
••阅读 2552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非常坚定毅力的成语
百炼钢化为绕指柔,不可动摇,不屈不挠,不足齿数,持之以恒,滴水穿石,毫不动摇,坚忍不拔,坚持不懈,坚苦卓绝,坚定不移,坚韧不拔,坚持不渝,精卫填海,刻苦耐劳,雷打不动,磨杵成针,磨穿铁砚,绳锯木断,始终不懈,视死如归,水滴石穿,铁杵成针,铁…
形容内心有野兽的成语
百兽率舞,不留余地,惨无人道,惨无人理,柴虎肆虐,豺虎肆虐,车水马龙,触机落阱,眈眈虎视,耽耽虎视,得兽失人,儿怜瘦扰,发踪指示,发纵指示,飞禽走兽,飞鹰奔犬,飞鹰走狗,焚林而田,横行不法,洪水猛兽,虎视眈眈,竭泽而渔,狼吞虎咽,狼狈为奸,…
形容人有恒心的成语有
跛鳖千里,不屈不挠,不辞辛劳,不顾一切,持之以恒,初出茅庐,滴水穿石,独一无二,发号施令,发愤图强,风言风语,富贵不能淫,毫不动摇,灰心丧气,急于求成,坚持不懈,坚定不移,坚韧不拔,艰难困苦,接踵而来,精卫填海,聚沙成塔,岿然不动,勉为其难…
形容缺少恒心和毅力的四字成语
半上落下,持之以恒,出尔反尔,寸进尺退,打退堂鼓,二三其德,反复无常,浮光掠影,功亏一篑,狗行狼心,贯彻始终,好逸恶劳,虎头蛇尾,坚持不懈,见异思迁,举棋不定,七上八下,浅尝辄止,三心二意,善始善终,望而却步,文人墨客,一曝十寒,有头无尾,…
形容有毅力的成语典故
百炼钢化为绕指柔,敝帚自珍,闭户读书,秉笔直书,博学多才,博学多闻,博览群书,不可动摇,不屈不挠,不愧下学,不足齿数,才高八斗,程门立雪,持之以恒,穿凿附会,穿壁引光,刺股悬梁,刺股读书,大书特书,丹书铁券,丹书铁契,道山学海,滴水穿石,笃…
形容开心有什么成语
冁然而笑,称心如意,春风得意,大喜若狂,得意忘形,额手称庆,儿女英雄,抚掌大笑,鼓舞欢欣,鼓舞欢忻,含笑九泉,横眉吐气,欢呼雀跃,欢喜若狂,欢欣鼓舞,欢天喜地,欢欣若狂,皆大欢喜,近悦远来,惊喜交集,惊喜若狂,惊喜欲狂,九泉之下,酒酣耳热,…
形容缺少毅力和恒心的成语
半上落下,持之以恒,踌躇不前,出尔反尔,寸进尺退,打退堂鼓,二三其德,反复无常,浮光掠影,功亏一篑,狗行狼心,贯彻始终,好逸恶劳,虎头蛇尾,坚持不懈,见异思迁,举棋不定,徘徊不前,七上八下,浅尝辄止,日积月累,三心二意,善始善终,头重脚轻,…
形容心有抱负却不得志的成语
八斗之才,博学多才,才华横溢,才识过人,才高八斗,出口成章,怀才不遇,黄钟毁弃,见多识广,满腹经纶,生不逢时,文江学海,学究天人,壮志未酬,学富五车,博古通今,大材小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