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内制

 [  nèi zh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nèi zhì
  • ㄋㄟˋ ㄓˋ
  • 內制
  • mw tgm

词典解释

⒈  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“内制”。唐初,中书省设中书舍人,负责起草诏命,无内外制之分。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,始置翰林学士,掌内制;中书舍人只掌外制。

⒉  翰林学士的别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唐 宋 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“内制”。 唐 初,中书省设中书舍人,负责起草诏命,无内外制之分。至 玄宗 开元 二十六年,始置翰林学士,掌内制;中书舍人只掌外制。

唐 朱庆馀 《上翰林蒋防舍人》诗:“清重可过知内制,从前礼絶外庭人。”
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五:“至 唐 置翰林学士,以文章侍从,而本朝因之。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,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。”
清 赵翼 《寄芷堂》诗之一:“视草久高 唐 内制,论文恰到 汉 《西京》。”

⒉  翰林学士的别称。

宋 赵昇 《朝野类要·称谓》:“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,掌王言、大制誥、詔令、赦文之类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内制』(nei|zhi|)同音词

    • 内知1.指豪门的管家。
    • 内祗1.在宫中供职的合门祗候。祗候,东﹑西上合门的属官。
    • 内侄1.妻子的弟兄的儿子。
    • 内直1.内心正直。 2.在宫内值勤。宋梅尧臣有《七夕永叔内翰遗郑州新酒言值内直不遐相邀》诗。 3.指服役于宫中的太监。
    • 内职1.指嫔妃等在宫中所尽的职守。 2.指嫔妃。 3.指供职禁中,内参机要的朝廷重臣。 4.宋代称枢密﹑宣徽三司使副,学士诸司以下为内职。参见《宋史.职官志序》。亦指内任京官。
    • 内旨1.皇帝的旨意。 2.皇后的懿旨。因皇后居宫内,故称。
    • 内志1.内心所想。 2.指入主朝廷的志向。
    • 内治1.古指对妇女进行的教育。 2.指家务或治理家务。 3.国内的政治。 4.指治理国政。 5.修身;约束自己。 6.指养生之道。
    • 内痔1.肛门内部粘膜上长的痔疮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