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•阅读 2509
基本释义
- lǐ yì
- ㄌ一ˇ 一ˋ
- 理義
- gj yr
词典解释
⒈ 公理与正义。
⒉ 指社会道德规范,行事准则。
⒊ 专指儒家的经义。
引证解释
⒈ 公理与正义。
引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故理义之悦我心,犹芻豢之悦我口。”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有人问 袁侍中 曰:‘ 殷仲堪 何如 韩康伯 ?’答曰:‘理义所得,优劣乃復未辨。’”
宋 叶适 《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》:“其学本於师友,成於理义,轻爵禄而重出处,厚名闻而薄利势。”
明 海瑞 《兴革条例·刑属》:“小民不顾理义当否,以讼输为深愧。”
⒉ 指社会道德规范,行事准则。
引《吕氏春秋·劝学》:“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,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,此生於不知理义。”
高诱 注:“不知理义,在君父则不仁不慈,在臣子则不忠不孝。”
⒊ 专指儒家的经义。
引《北史·刘芳传》:“芳 音义明辨,疑者皆往询访,故时人号为 刘石经 …… 芳 理义精赡,类皆如是。”
《文献通考·经籍九》:“公羊、穀梁 考事甚疏,然理义却精,此二人乃是经生,传得许多説话,往往不曾见国史。”
清 戴震 《题<惠定宇先生授经图>》:“夫所谓理义,苟可以舍‘经’而空凭胸臆,将人人凿空得之,奚有於经学之云乎哉?”
近义词、反义词
翻译
词语拆字
『理义』(li|yi|)同音词
- 褵依1.亦作"?依"。
2.犹褵褷。
- 鲡鯣1.鱼名。
- 吏议1.谓官吏议事。
2.指司法官吏关于处分定罪的拟议。
- 吏役1.官府中的胥吏和差役。
- 隶役1.仆役;仆人。
2.谓从事役事。
- 李益唐代诗人。字君虞,陇西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。大历年间进士。早年曾多次在边镇充幕官。后入朝,官至礼部尚书。以写边塞诗著称。有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、《塞下曲》等名篇。有《李君虞诗集》。
- 力役1.以武力征伐。
2.劳役。
3.征用民力。
4.服役;干体力活。
- 丽亿1.《诗.大雅.文王》:"商之孙子,其丽不亿。"朱熹集传:"丽,数也。不亿,不止于亿也。"后以"丽亿"指数目极多。
- 丽逸1.华丽而清逸。
- 黎邑1.指殷代诸侯国黎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