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南阳

 [  nán yá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nán yánɡ
  • ㄋㄢˊ 一ㄤˊ
  • 南陽
  • fm bj
  • 名词

词典解释

⒈  郡名,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。

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Nanyang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地名。 春秋 晋 地。

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晋 於是始启 南阳。”
杨伯峻 注:“《水经·清水注》引 马融 曰:‘ 晋 地自 朝歌 以南至 軹 为 南阳。’……则 南阳 大约即 河南省 新乡地区 所辖境,亦 阳樊 诸邑所在地。”
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魏 入 南阳 以和。”

⒉  古地名。 战国 齐 地。
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一战胜 齐,遂有 南阳。”
杨伯峻 注:“即 汶阳,在 泰山 之西南, 汶水 之北。”
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且 楚 攻 齐 之 南阳,魏 攻 平陆,而 齐 无南面之心,以为亡 南阳 之害小,不如得 济北 之利大,故定计审处之。”
清 宋琬 《渔家词》:“南阳 之南 嶧山 北,男子不耕女不织。”

⒊  郡名。 秦 置,包有 河南省 旧 南阳府 和 湖北省 旧 襄阳府。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臣本布衣,躬耕於 南阳,苟全性命於乱世,不求闻达於诸侯。”
裴松之 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亮 家于 南阳 之 邓县,在 襄阳城 西二十里,号曰 隆中。”
唐 韩愈 《题广昌馆》诗:“丘坟发掘当官路,何处 南阳 有近亲。”
清 王士禛 《南阳》诗:“汉 家陵闕晚烟重,路入 南阳 识旧封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南阳』(nan|yang|)同音词

    • 南洋1.清末至民国时期,划分我国沿海地区为南北两洋区,称山东以南的江苏﹑浙江﹑福建及广东各省为南洋;江苏以北的山东﹑河北﹑辽宁各省为北洋。 2.亚洲东南部国家和地区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