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•阅读 4696
基本释义
- xià bū
- ㄒ一ㄚˋ ㄅㄨ
- 下晡
- gh jsy
词典解释
引证解释
⒈ 申后五刻,即下午五时三刻。
引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夏下晡。”
王冰 注:“下晡,谓日下於晡时,申之后五刻也。”
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而 汉 魏鲜 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……旦至食,为麦;食至日跌,为稷;跌至晡,为黍;晡至下晡,为叔;下晡至日入,为麻。”
《史记·天官书》“跌”作“昳”,“晡”作“餔”,“叔”作“菽”。 《宋书·王镇恶传》:“下晡间,於金城东门北三十步凿城作一穴, 桓(王桓 )便先众入穴, 镇恶 自后继之。”
清 恽敬 《东路记》:“二十七日下晡发。行六十里,宿 荏港。”
近义词、反义词
翻译
词语拆字
『下晡』(xia|bu|)同音词
- 遐布1.传播至远方。
- 遐步1.远行。
- 霞布1.如彩霞布散。
- 下餔1.同"下晡"。
- 下部1.谓物体在下的部分。
2.人体的下半部。
3.指人的阴部。
- 夏布1.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,宜于制夏装,故名。为我国特产,多产于江西﹑湖南﹑广东﹑四川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