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三刑

 [  sān xí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ān xínɡ
  • ㄙㄢ ㄒ一ㄥˊ
  • 三刑
  • dg gajh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代星相家将十二支与五行四方相配,据其生克之理以推凶吉。子卯为一刑,寅巳申为二刑,丑戌未为三刑。凡逢三刑之地则凶。见《协纪辨方书·义例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星相家将十二支与五行四方相配,据其生克之理以推凶吉。子卯为一刑,寅巳申为二刑,丑戌未为三刑。凡逢三刑之地则凶。见《协纪辨方书·义例》。

《新唐书·吕才传》:“长平 坑降卒,非俱犯三刑; 南阳 多近亲,非俱当六合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十五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三刑:寅刑巳,巳刑申,申刑寅;丑刑戌,戌刑未,未刑丑;子刑卯,卯刑子。”
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二》:“禄命之説,相传始於 唐 李虚中,然三刑六合, 贞观 初已闢其説,似非起於 李 也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三刑』(san|xing|)同音词

    • 三星1.《诗.唐风.绸缪》:"三星在天。"毛传:"三星,参也。"郑玄笺:"三星,谓心星也。"均专指一宿而言。天空中明亮而接近的三星,有参宿三星,心宿三星,河鼓三星。据近人研究,《绸缪》首章"绸缪束薪,三星在天",指参宿三星;二章"绸缪束刍,三星在隅",指心宿三星;末章"绸缪束楚﹐三星在户",指河鼓三星。 2.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,每年行经一个星次。三星,谓岁星行经三个星次,犹言三年。 3.指福﹑禄﹑寿三福神。
    • 三形1.指高﹑中﹑下三种地形。
    • 三性1.佛教名词。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﹑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。认为事理﹑迷悟一切诸法,均不出此三性。见《成唯识论》卷八。也称"三自性"。 2.佛教名词。指善性﹑恶性和无记性(即非善非恶之性)。 3.道教名词。指元精﹑元气和元神。 4.指人性的三个来源。
    • 散行1.犹散发。 2.随意闲走。
    • 散形1.犹尸解。谓人死亡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