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蜈蚣

 [  wú ɡō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wú ɡōnɡ
  • ㄨˊ ㄍㄨㄥ
  • 蜈蚣
  • jkg jwc
  • 名词

词典解释

⒈  节肢动物,由许多环节构成,每节有脚一对,头部的脚像钩子,能分泌毒液,捕食小虫。

centipede;

引证解释

⒈  节肢动物。体扁长。头部金黄色,有鞭状触角。躯干部背面暗绿色,腹面黄褐色,由许多环节构成,每个环节有足一对。第一对足有毒腺,能分泌毒液。捕食小昆虫。中医入药。

唐 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卷下:“蜈蚣:《南越志》云,大者其皮可以鞔鼓。取其肉暴为脯,美于牛肉。”
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下:“军师令军速过,言不闻蛮景烟瘴, 瀘水 蜈蚣 巴 蛇,乃蛮地毒物。”
曹禺 《原野》第一幕:“哼,我跟瞎婆子是一尺的蝎子碰上十寸的蜈蚣,今天我们谁也不含糊谁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动物名。节肢动物门多足纲。身体扁而长,全身有许多体节,每一节上有对脚。最小的蜈蚣仅一公分长,十三对脚;最大的将近三十公分,有一百七十七对脚。故也称为「百足」、「百足之虫」、「百足虫」。体节的第一对脚有毒爪,可射出毒液,当作武器;最后的一对脚特长,有如尾巴。常栖息于朽木或石缝下,捕食昆虫。古时称为「螂蛆」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英语翻译

    centipede

    德语翻译

    chilopoda, centipède

    法语翻译

    Hundertfüßer (Bio)​, Tausendfuß, Hundertfüßler (S, Bio)​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蜈蚣』(wu|gong|)同音词

    • 武工1.武术功夫。多指戏曲中的武术表演。
    • 武功1.军事方面的功绩。 2.指武事。 3.指武力。 4.武术功夫。
    • 武宫1.习武的处所。 2.收葬敌军尸体以显示武功的高垒。 3.庙名。鲁武公庙。 4.庙名。晋武公庙。
    • 乌弓1.即乌号弓。
    • 仵工1. [方]∶从事死人尸体的抬运或埋葬的工人。
    • 吴公1.汉上蔡人。文帝时,为河南守,曾荐贾谊为博士。《史记.屈原贾生列传》:"孝文皇帝初立,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……乃征为廷尉。"司马贞索隐:"吴,姓也。史失名,故称公。"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。 2.即蜈蚣。
    • 吴宫1.指春秋吴王的宫殿。 2.指三国吴主的宫殿。
    • 误工1.指未能参加生产劳动而耽误的劳动日。
    • 梧宫1.战国齐宫殿名。 2.借指皇宫或寝宫。
    • 物贡1.《周礼》所称九贡之一,指杂物鱼盐橘柚等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