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三室

 [  sān sh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ān shì
  • ㄙㄢ ㄕˋ
  • 三室
  • dg pgc

词典解释

⒈  指祖宗三庙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祖宗三庙。

唐 韩愈 《袁氏先庙碑》:“得壬子春分,率宗亲子属,用少牢於三室。”
唐 刘禹锡 《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》:“是岁仲冬,申命长男 孟坚 袝其主于三室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三室』(san|shi|)同音词

    • 散失1.流散遗失。
    • 散施1.犹布施。
    • 散食1.犹消食。
    • 散使1.唐代分配给诸王以下使唤的阉人。
    • 散适1.谓走动散心。
    • 散释1.消解,罢休。 2.释放。
    • 三时1.指春﹑夏﹑秋三季农作之时。 2.夏至后半个月。 3.早﹑午﹑晩。 4.印度分一年为热﹑雨﹑寒三时。 5.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,佛法将经历的正法﹑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。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万年。见南朝陈慧思《立誓愿文》。
    • 三食1.犹三餐。 2.三度日蚀。 3.指不肖子弟变卖庄园﹑书籍﹑奴婢度日。
    • 三史1.魏晋南北朝以《史记》﹑《汉书》﹑《东观汉记》为三史。唐开元以后,因《东观汉记》失传,乃以《史记》﹑《汉书》﹑《后汉书》为三史。见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.三史》。
    • 三矢1.三支箭。 2.指战国赵廉颇一饭三遗矢事。矢,同"屎"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