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•阅读 2061
基本释义
- chì zhú
- ㄔˋ ㄓㄨˊ
- 斥逐
- ryi gep
词典解释
引证解释
⒈ 驱逐。
引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西北斥逐 匈奴,自 榆中 并 河 以东,属之 阴山,以为十四县。”
唐 韩愈 《送穷文》:“虽遭斥逐,不忍子疎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朝夕商议,斥逐忠良,拒絶直諫。”
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坎坷记愁》:“汝妇背夫借债,谗谤小叔……悖谬之甚!我已专人持札回 苏 斥逐。”
国语辞典解释
⒈ 驱逐。
引《文选·王襃·圣主得贤臣颂》:「进仕不得施效,斥逐又非其愆。」
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「朝夕商议,斥逐忠良,拒绝直谏。」
近驱逐
反覊縻
近义词、反义词
- 摈除
、 赶走
、 撵走
、 遣散
、 驱除
、 驱逐
- 摈弃
、 收留
、 收容
翻译
词语拆字
『斥逐』(chi|zhu|)同音词
- 迟伫1.犹踌躇。
- 攡竹1.竹名。
- 驰逐1.驱驰追逐。
2.指追随﹐效法。
3.竞马。
4.谓驰猎禽兽。
5.为一定的目的而奔走。
- 踟蛛1.即蜘蛛。节肢动物。有脚四对,肛门尖端的突起能分泌黏液,黏液与空气接触凝成细丝,用以结网捕食昆虫。
- 踟跦1.见"踟蹰"。
- 踟伫1.犹踟蹰。徘徊貌。
- 篪竹1.竹名。
- 赤诛1.诛杀。
- 赤株1.花叶萎败的株干。
- 赤珠1.红色的珠子。
2.草名。龙珠的别称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五.龙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