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诬罔

 [  wū wǎ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wū wǎnɡ
  • ㄨ ㄨㄤˇ
  • 誣罔
  • yaw muy

词典解释

⒈  亦作“诬誷”。

⒉  欺骗。

⒊  诬陷毁谤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诬誷”。

⒉  欺骗。 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有丹书著石,文曰‘告 安汉公 莽 为皇帝’。符命之説,自此始矣。

莽 使羣公以白太后,太后曰:‘此诬罔天下,不可施行。’”
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四凶》:“翌日,敕以 磻叟 诬罔上听,訐斥大臣,除名为民,流 爱州。”
清 陈天华 《中国革命史论·绪论》:“一篇之中,必详叙其致乱之原,当时革命之实迹,及革命后之影嚮,务録其实,不敢诬罔。”

⒊  诬陷毁谤。
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海内不知其过,众庶未闻其毁,卒遇三夫之言,横被诬罔之谗,家属杜门,葬不归墓。”
《晋书·郤詵传》:“争竞则朋党,朋党则诬誷,诬誷则臧否失实,真伪相冒。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棘闱志异》:“先生读书人,且南方名士,希图我家数十两银耶?此必汝将去自救燃眉,卒乃诬罔好人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毁谤冤枉。

如:「不可存心诬罔他人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诬罔』(wu|wang|)同音词

    • 物望1.人望;众望。
    • 巫尪1.古代祈雨女巫。
    • 诬枉1.诬陷冤枉。
    • 诬誷1.见"诬罔"。
    • 诬妄1.谓以不实之词蒙骗人。 2.谓以不实之词冤枉别人。
    • 五王1.指唐明皇兄弟让皇帝宪﹑惠庄太子撝﹑惠文太子范﹑惠宣太子业﹑隋王隆悌。 2.指唐代张柬之﹑敬晖﹑崔玄暐﹑袁恕己﹑桓彦范。武后周天授五年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,重立中宗为帝,复国号唐,以功皆封郡王。 3.复姓。
    • 毋望1.不期而至,谓出乎意外或难以测度。 2.不要指望。
    • 无往1.犹言无论到哪里。常与"不""非"连用,表示肯定。
    • 无妄1.《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,震下干上。 2.谓真实,真相。 3.不测;意外。 4.必然。语出《战国策.楚策四》:"世有无妄之福,又有无妄之祸。"鲍彪注:"无妄,言可必。"
    • 无望1.没有指望;没有希望。 2.不希望;不期望。 3.指不举行山川之祭。望,指望祭。 4.无怨望。 5.无界限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