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三去

 [  sān qù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ān qù
  • ㄙㄢ ㄑㄨˋ
  • 三去
  • dg fcu

词典解释

⒈  犹三驱。谓三次驱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三驱。谓三次驱逐。

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千乘三去,三去之餘,获其雄狐。”
杨伯峻 注引 石韫玉 曰:“三去即三驱,其词应於下文之‘三败及 韩 ’盖 晋 人三败,则 秦 人三驱之矣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三去』(san|qu|)同音词

    • 散曲1.曲的一种体式。盛行于元明两代。和诗词一样,可用于抒情﹑写景﹑叙事,无宾白科介,便于清唱,有别于剧曲。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。有时也专指小令。
    • 三曲1.古丧礼的一种哀声。谓一举声而三折。 2.唐长安城北平康里之歌妓聚居区,分一曲﹑二曲﹑中曲,合称三曲。见唐孙棨《北里志.海论三曲中事》。 3.酒名。曲酒中品级最低的一种。
    • 三驱1.古王者田猎之制。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,三面驱赶,以示好生之德。《易.比》:"九五,显比,王用三驱。"孔颖达疏:"褚氏诸儒皆以为三面着人驱禽。必知三面者,禽唯有背己﹑向己﹑趣己,故左右及于后,皆有驱之。"一说,田猎一年以三次为度。陆德明释文引马融云:"三驱者,一曰干豆,二曰宾客,三曰君庖。"
    • 三衢1.指今浙江衢县。因县境有三衢山,故称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