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•阅读 4277
基本释义
- liù liù
- ㄌ一ㄡˋ ㄌ一ㄡˋ
- 六六
- uy uy
- AA式
词典解释
⒈ 六的六倍,三十六。
⒉ 谓巫山三十六峰。
⒊ 鲤鱼的别称。
引证解释
⒈ 六的六倍,三十六。
引《鹖冠子·度万》:“五音六律,稽从身出,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,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。”
陆佃 解:“六六,六其律之六也。”
⒉ 谓 巫山 三十六峰。
引宋 范成大 《范氏庄园》诗:“夕阳尘土涨郊墟,六六峯头梦觉餘。”
明 汪道昆 《高唐梦》:“人醉我何醒,莫待黄粱先熟;明烛明烛,梦断 巫山 六六。”
清 袁于令 《西楼记·私契》:“巫山 六六梦难成,一幅花笺作主盟。”
⒊ 鲤鱼的别称。详“六六鳞”。
引《埤雅·释鱼》:“鲤三十六鳞,具六六之数,阴也。”
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二:“﹝ 胡书巢 ﹞《寄香亭》云……森森九种竹,灿灿十样笺。六六双鲤鳞,泠泠三峡泉。”
近义词、反义词
翻译
词语拆字
『六六』(liu|liu|)同音词
- 浏浏1.水流貌;顺行无阻貌。
2.风疾貌。
3.清明貌。
- 刘柳1.唐刘禹锡﹑柳宗元的并称。
- 琉瑠1.亦作"瑠琉"。
2.同"琉璃"。
- 溜溜1.水流泻注。
2.水流滴声。
3.犹言走一走。
4.瞟,斜视。
- 榴榴1.象声词。
- 飗飗1.风吹貌。
2.形容动作轻疾如风。
3.象声词。多形容风声。
- 飀飀1.风吹的样子。如:飀飀南风。2.形容动作快如风。
- 飂飂1.风声。
2.阴冷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