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三一

 [  sān y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ān yī
  • ㄙㄢ 一
  • 三一
  • dg g

词典解释

⒈  传说中的天一、地一、太一三神。

⒉  道家语。指由精、神、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。

⒊  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传说中的天一、地一、太一三神。

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:天一、地一、泰一。”

⒉  道家语。指由精、神、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。

《云笈七籤》卷四九:“三一者,精、神、炁混三为一也。”

⒊  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。参阅“三位一体”。

唐 景净 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序》:“总玄枢而造化,妙众圣以元尊者,其唯我三一妙身,无元真主 阿罗訶 歟!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三一』(san|yi|)同音词

    • 三衣1.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。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。一种叫僧伽棃,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,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;一种叫郁多罗僧,即上衣,礼诵﹑听讲﹑说戒时穿着;一种叫安陀会,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,即内衣。亦泛指僧衣。
    • 三医1.指古名医矫氏﹑俞氏﹑卢氏。《列子.力命》:"季梁得疾,七日大渐……终谒三医:一曰矫氏,二曰俞氏,三曰卢氏,诊其所疾。"后泛指良医。
    • 三揖1.指卿﹑大夫﹑士。以其皆为君所揖礼,故云。
    • 三仪1.礼之三仪。 2.谓天﹑地﹑人。 3.观察天文的仪器,即黄道仪。唐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制造。表里三重,状如十字,由六合仪﹑三辰仪﹑四游仪三部分构成,铜质。贞观七年制成,置于凝晖阁,用以测候,已亡失。见《新唐书.天文志一》。
    • 三夷1.古代居住在浙江东南沿海的三个部族,是百越的一支。
    • 三彝1.夏﹑商﹑周三代行灌祭时所用的三种酒器。
    • 三已1.谓三度或多次罢官。语出《论语.公冶长》:"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,无喜色;三已之,无愠色。"
    • 三弋1.犹三禽。
    • 三异1.指汉中牟令鲁恭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奇迹。
    • 三易1.《连山》﹑《归藏》﹑《周易》的合称。 2.三种容易之事。"三易"所指,随文而异。 3.三次变换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