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省识

 [  shěnɡ shí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hěnɡ shí
  • ㄒ一ㄥˇ ㄕˋ
  • 省識
  • ith ykw

词典解释

⒈  犹认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认识。

唐 韩愈 《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》诗:“汗漫不省识,怳如乘桴浮。”
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弟子出遗像,乃一老僧。使今见其人,亦不復省识矣。”
清 纳兰性德 《金缕曲·再赠梁汾》词:“多少殷勤红叶句,御沟深不似天河浅。空省识,画图展。”
郁达夫 《毁家诗纪》七:“省识 三郎 肠断意, 马嵬 风雨葬花魁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认识。

唐·杜甫〈咏怀古迹〉诗五首之三:「画图省识春风面,环珮空归月夜魂。」
清·纳兰性德〈南乡子·泪咽却无声〉词:「凭仗丹青重省识,盈盈,一片伤心画不成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省识』(sheng|shi|)同音词

    • 声诗1.乐歌。
    • 盛时1.犹盛世。 2.犹盛年。
    • 盛使1.盛价。
    • 盛世兴旺繁盛的时代:太平盛世|盛世修典。
    • 盛事1.大事;美事。
    • 盛饰1.装扮华丽。 2.服饰端庄。
    • 胜士1.佳士﹐才识过人的人士。 2.佛教语。对持戒者的尊称。见《释氏要览》卷上引《月灯三昧经》。
    • 胜事1.美好的事情。 2.指寺﹑观中法会﹑斋醮等。
    • 笙诗1.《诗.小雅》中《南陔》﹑《白华》﹑《华黍》﹑《由庚》﹑《崇丘》﹑《由仪》六篇仅有篇名﹐而无文辞。宋朱熹于集传中称此六诗为"笙诗"。《诗.小雅.鱼丽》宋朱熹集传:"按《仪礼.乡饮酒》及《燕礼》﹐前乐既毕﹐皆闲歌《鱼丽》﹐笙《由庚》:歌《南有嘉鱼》﹐笙《崇丘》:歌《南上有台》﹐笙《由仪》。闲﹐代也。言一歌一吹也。然则此六者﹐盖一时之诗﹐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。"
    • 声施1.名声流传。 2.为世人所传扬的名声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