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辟廱

 [  pì yō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pì yōnɡ
  • ㄆ一ˋ ㄩㄥ
  • 辟廱
  • nkuh ovky

词典解释

⒈  即辟雍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辟雍。参见“辟雍”。

《诗·大雅·灵台》:“於论鼓鐘,於乐辟廱。”
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大学在郊,天子曰辟廱,诸侯曰頖宫。”
《文选·潘岳<闲居赋>》:“其东则有明堂辟廱,清穆敞闲环林縈映,圆海迴渊。”
李善 注引《三辅黄图》:“明堂辟廱,水四周於外,象四海也。”
宋 王栐 《燕翼诒谋录》卷五:“徽宗 创立辟廱,增生徒共三千八百人。内上舍生二百人,内舍生六百人,教养于太学外舍生三千人,教养于辟廱。”
清 陈鳣 《对策》卷一:“又有学宫等俱在城中,而别建明堂、辟廱於郊外,以存古制,如祭天之坛,冠冕之市也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古时天子所设的大学。位于京城国子监内,为一圆形建筑物,四周环水,象征教化流行。《汉书·卷一二·平帝纪》颜师古·注引应劭曰:「辟廱者,象璧圜,雍之以水,象教化流行。」也作「辟雍」、「廦廱」。

《礼记·王制》:「天子命之教,然后为学。小学在公宫南之左,大学在郊,天子曰辟廱,诸侯曰頖宫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辟廱』(pi|yong|)同音词

    • 辟雍1.亦作"辟雝"。 2.辟,通"璧"。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﹐校址圆形﹐围以水池﹐前门外有便桥。东汉以后﹐历代皆有辟雍﹐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(亦称"外学")外﹐均为行乡饮﹑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。
    • 辟雝1.见"辟雍"。
    • 辟踊1.捶胸顿足。形容哀痛至极。辟﹐通"擗"。
    • 毗勇1.亦作"毘勇"。 2.野马。
    • 疲庸1.庸碌。 2.平庸。
    • 擗踊1.亦作"擗踊"。 2.擗﹐捶胸;踊﹐以脚顿地。形容极度悲哀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