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奇俊

 [  qí jù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qí jùn
  • ㄑ一ˊ ㄐㄨㄣˋ
  • 奇俊
  • dskf wcw

词典解释

⒈  亦作“奇隽”。杰出的人物。才智特出。谓文词新奇俊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奇儁”。亦作“奇雋”。

⒉  杰出的人物。

《北史·儒林传序》:“於是超擢奇儁,厚赏诸儒。”

⒊  才智特出。

宋 张世南 《游宦纪闻》卷十:“其子甚奇俊,有父风。惟此一事,差慰吾辈意。”
清 吴伟业 《病中别孚令弟》诗之十:“穉子称奇俊,迎门笑语忙。”

⒋  谓文词新奇俊美。

明 杨慎 《鹬蚌相持》:“古人之文,奇儁如此。”
清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樊绍述》:“樊绍述 《絳守居园池记》如涎玉沫珠……奇雋可讽。”
郑文焯 《鹤道人论词书》:“今观 美成、白石 诸家,嘉藻纷縟,靡不取材於 飞卿、玉溪 ;而於‘ 长爪郎 ’奇雋语,尤多裁制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有杰出才识的人。

《北史·卷八一·儒林传·序》:「于是超擢奇俊,厚赏诸儒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奇俊』(qi|jun|)同音词

    • 颀峻1.躯干高大。
    • 岐峻1.险峻。
    • 齐均1.平均;整齐均一。
    • 七军1.唐代军队出征时,中军一军,左﹑右虞候各一军,左﹑右厢各二军,共七军。 2.泛指七支军队。
    • 七均1.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,每律均可作为宫音,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,称为"七均"。
    • 旗军1.明朝四卫营的官军。 2.专司漕运的军队。
    • 奇隽1.见"奇俊"。
    • 奇峻1.指奇特峻峭之山。 2.谓诗文的风格﹑语言严正而不同凡俗。
    • 奇儁1.见"奇俊"。
    • 耆俊1.年老而才能优异者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