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三典

 [  sān diǎ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ān diǎn
  • ㄙㄢ ㄉ一ㄢˇ
  • 三典
  • dg maw

词典解释

⒈  轻、中、重三种刑法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轻、中、重三种刑法。

《周礼·秋官·大司寇》:“掌建邦之三典,以佐王刑邦国,詰四方。一曰刑新国用轻典,二曰刑平国用中典,三曰刑乱国用重典。”
郑玄 注:“典,法也。”
《宋书·明帝纪》:“夫愆有大小,宪随宽猛,故五刑殊用,三典异施。”
唐 杨炯 《少室山少姨庙碑》:“纠万人者施以八刑,詰四方者戒之三典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轻、中、重三种刑法法典。

《周礼·秋官·大司寇》:「掌建邦之三典,以佐王刑邦国,诘四方。一曰刑新国用轻典,二曰刑平国用中典,三曰刑乱国用重典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三典』(san|dian|)同音词

    • 三殿1.即唐大明宫之麟德殿。 2.指皇宫中的三大殿。亦借指皇宫。 3.宋时太皇太后在世,与皇太后﹑皇后并称三殿;若无太皇太后,则天子与太后﹑皇后亦称三殿。
    • 三点1.旧时以更计时,一夜五更,每更分三点。 2.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-(kara)的字母。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,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"c"字形,故称"三点"。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,以喻教义。一般指《涅盘经》所说的"三德":法身德﹑般若德和解脱德。天台宗亦因以指空﹑假﹑中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