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拜相

 [  bài xiā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bài xiānɡ
  • ㄅㄞˋ ㄒ一ㄤˋ
  • 拜相
  • rdfh sh

词典解释

⒈  被任命为宰相

引证解释

⒈  被任命为宰相。

宋 徐度 《却扫编》卷上:“韩康公、王荆公 之拜相也, 王岐公 为翰林学士,被召命词。”
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订旧闻证误之误》:“心传 谓据国史 章文献 …… 宝元 元年拜相。”
吴晗 《况锺和周忱》:“明成祖 在打到 南京,作了皇帝以加,任命七个官员替他管理机密事务,叫做‘入阁’,后来叫做‘拜相’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就任宰相的职位。

《大宋宣和遗事·元集》:「蔡京自拜相后,有巨商大贾六七辈,赴阙投词。」

如:「封侯拜相」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拜相』(bai|xiang|)同音词

    • 白相1.方言。游玩;戏耍。
    • 白祥1.白色灾异。旧时迷信认为罕见的白色禽兽等突然出现是不祥之兆。 2.白色的祥瑞。
    • 白鲞1.亦作"白鮝"。 2.剖开晒干的黄鱼。
    • 白鮝1.见"白鲞"。
    • 白象1.白色的象。古代以为瑞物。 2.古代的一种杂戏。 3.复姓。古有白象先生。见汉应劭《风俗通.姓氏篇下》。
    • 百祥1.各种吉利的事物。 2.众神。
    • 百响1.方言。一百个爆竹编成的鞭炮。亦泛指鞭炮。
    • 柏乡1.县名。在河北省南部。春秋晋鄗邑地,西汉置鄗县,又分置柏乡侯国。东汉合并鄗与柏乡为高邑。县北鄗城有光武庙,东汉光武帝即位于此。
    • 败象1.败落的迹象。
    • 败像1. 失败的征兆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