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柘枝

 [  zhè zh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zhè zhī
  • ㄓㄜˋ ㄓ
  • 柘枝
  • sdg sfc

词典解释

⒈  柘枝舞的省称。荔枝的一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柘枝舞的省称。

唐 章孝标 《柘枝》诗:“柘枝初出鼓声招,花鈿罗衫耸细腰。”
清 吴伟业 《赠妓朗圆》诗:“轻靴窄袖柘枝装,舞罢斜身倚玉床。”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:“胡腾、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。”

⒉  荔枝的一种。

宋 黄庭坚 《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》之二:“五月照江鸭头緑,六月连山柘枝红。”
任渊 注:“山谷 《与王观復书》云:‘今年 戎州 荔子盛登,一种柘枝头出於 遏腊平,大如鷄卵,味极美。’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一种唐、宋时代的西北民族舞蹈。歌舞相应,节奏多变,多以鼓伴奏。

元·无名氏《货郎旦·第四折》:「都只待奏新声,舞柘枝。」
清·毛奇龄〈南柯子·驿馆吹芦叶〉词:「驿馆吹芦叶,都亭舞柘枝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柘枝』(zhe|zhi|)同音词

    • 遮止1.拦阻;拦住。
    • 遮迣1.见"遮列"。
    • 折支1.折价支付的税款。 2.弯腰。支,通"肢"。
    • 折枝1.折取草茎树枝。喻轻而易举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"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:'我不能',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"朱熹集注:"为长者折枝,以长者之命,折草木之枝,言不难也。"一说为按摩。赵岐注:"折枝,案摩。"一说为折腰。支,通"肢"。见《文献通考.经籍考》引宋陆筠《翼孟音解》。后亦用为为长者效劳之典。 2.花卉画法之一。不画全株﹑只画连枝折下来的部分,故名。
    • 折纸用纸折叠成各种物体的形状,如车、船、桌、椅、鸟、猴等。是适应儿童爱好摹仿的特点,启发其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手工活动。
    • 詟跖1.因震慑而跳跃。
    • 谪治1.惩罚。
    • 谪置1.因罪而徙置。
    • 赭支1.见"赭时"。
    • 着志1.用心;努力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