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三鼓

 [  sān ɡǔ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ān ɡǔ
  • ㄙㄢ ㄍㄨˇ
  • 三鼓
  • dg fkuc

词典解释

⒈  渭三度击鼓。

⒉  三更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渭三度击鼓。

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齐 人三鼓。”
宋 杨万里 《仲良见和再和谢焉》诗:“吾才三鼓竭,君思九江宽。”

⒉  三更。
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汉 魏 以来,谓为甲夜、乙夜、丙夜、丁夜、戊夜;又云鼓,一鼓、二鼓、三鼓、四鼓、五鼓;亦云一更、二更、三更、四更、五更:皆以五为节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那天已交三鼓,二人方散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马僧》:“未三鼓,公起视,自饲马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古代用打更鼓来报夜间时刻,三鼓表示三更。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「又云鼓,一鼓、二鼓、三鼓、四鼓、五鼓;亦云一更、二更、三更、四更、五更,皆以五为节。」
宋·苏轼〈永遇乐·明月如霜〉词:「紞如三鼓,铿然一叶,黯黯梦云惊断。」

半夜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词语拆字

『三鼓』(san|gu|)同音词

  • 三估1.指区分书体价值的三种等级。
  • 三姑1.传说中的管蚕女神。 2.指尼姑﹑道姑﹑卦姑。详"三姑六婆"。
  • 三孤1.指少师﹑少傅﹑少保。
  • 三古1.上古﹑中古﹑下古的合称。所指时限各别。 2.泛指古代。 3.指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古文﹑大篆﹑小篆。
  • 三嘏1.晋刘宏与兄粹弟潢三人表字皆有"嘏"字,合称"三嘏"。
  • 三顾1.指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。 2.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。
  • 散估1.晋及南朝各代杂税名。
  • 散鼓1.设置为仪而不敲击之鼓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