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大氐

 [  dà d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dà dī
  • ㄉㄚˋ ㄉ一
  • 大氐
  • dd qayi

词典解释

⒈  大抵;大都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大抵;大都。
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自 关 以东,大氐尽畔 秦 吏应诸侯,诸侯咸率其众西乡。”
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。”
颜师古 注:“氐,读曰抵。抵,归也。大归犹言大凡也。”
宋 洪皓 《松漠纪闻》卷上:“妇人皆悍妬,大氐与他姓相结十姊妹。”
《明史·杨镐传》:“镐 未至,先奏陈十事……大氐皆苟且之事。”
章炳麟 《五无论》:“及设议院,而选充议士者,大氐出於豪家,名为人民代表,其实依附政党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大氐』(da|di|)同音词

    • 打底1.最后面。 2.犹言作为基本条件。 3.奠定基础。 4.指写文章或绘画起草稿。 5.用普通蔬菜垫在珍贵菜肴盘碗底部。 6.在赴宴之先,吃些食物,以免空腹饮酒。
    • 大堤1.堤名。在今湖北省襄阳县。 2.乐府曲名。
    • 大敌1.强大的敌人。 2.比喻危害极大不容存在的人或事。
    • 大厎1.大抵。
    • 大底1.大抵。
    • 大抵副词。大多;多半:路过北京的人,大抵要去游一下长城|商店职工大抵实行轮休制。
    • 大地1.广大地面;普天之下。亦指有关地球的。
    • 大弟1.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。
    • 大帝1.天帝。 2.对上古圣德帝王的敬称。 3.三国吴主孙权谥"大皇帝"﹐省称"大帝"。 4.唐高宗李治谥"天皇大帝"﹐省称"大帝"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