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鹿卢

 [  lù lú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lù lú
  • ㄌㄨˋ ㄌㄨˊ
  • 鹿盧
  • ox hnr

词典解释

⒈  亦作“鹿栌”。古时引以下棺或置井上以汲水的滑车或绞盘。

⒉  见“鹿卢剑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鹿櫨”。古时引以下棺或置井上以汲水的滑车或绞盘。参见“轆轤”。

《礼记·檀弓下》“公室视丰碑” 汉 郑玄 注:“丰碑斵大木为之,形如石碑,於槨前后四角树之,穿中,於间为鹿卢,下棺以繂绕。天子六繂四碑,前后各重鹿卢也。”
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上》:“钟一没于 河,募浮没三百人入 河,繫以竹絚,牛百头,鹿櫨引之乃出。”
《古文苑·王褒<僮约>》:“屈竹作杷,削治鹿卢。”
章樵 注:“鹿卢引綆以汲井。”
明 高启 《题美人对镜图》诗:“晓院鹿卢鸣露井,玉人梦断梨云冷。”
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释言》:“古人谓物圆可转,及形圆腰细者,其音近於胡卢……汲具鹿卢是也。”

⒉  见“鹿卢剑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古代的起重滑轮或滑车。用以下棺或汲水。也作「辘轳」。

《晋书·卷一〇六·石季龙载记上》:「鹿卢回转,状若飞翔焉。」

⒉  剑首有鹿卢形玉饰的剑。

汉·无名氏〈陌上桑〉诗:「腰中鹿卢剑,可值千万余。」
明·叶宪祖《易水寒·第四折》:「鹿卢御仗,腰间拔来堪抵向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鹿卢』(lu|lu|)同音词

    • 漉漉1.象声词。 2.湿貌;流貌。 3.莹润貌。
    • 樚栌1.即辘轳。安在井上用以汲水的起重装置。亦指其中起旋转作用的圆木。
    • 趢趢1.碌碌。平庸貌。
    • 辘辘1.象声词。形容车行声。 2.象声词。形容饥饿时肠中虚鸣声。 3.转动貌。 4.井上汲水的工具。
    • 録録1.碌碌。平庸。録﹐通"碌"。
    • 翏翏1.象声词。长风声。
    • 陆陆1.犹碌碌。无所作为貌。 2.象声词。
    • 陆路1.旱路﹔陆地通行的道路。对水路而言。
    • 卢卢1.呼犬声。
    • 彔彔1.一个一个可计数的样子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