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河朔

 [  hé shuò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hé shuò
  • ㄏㄜˊ ㄕㄨㄛˋ
  • 河朔
  • isk ubte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。见“河朔饮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泛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。

《书·泰誓中》:“惟戊午,王次于 河 朔。”
孔 传:“戊午渡 河 而誓,既誓而止於 河 之北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:“﹝ 袁绍 ﹞振一郡之卒,撮 冀州 之众,威震 河 朔,名重天下。”
清 李寅 《书邺侯传》诗:“但清 河 朔风尘易,欲扫宫庭枳棘难。”
郭沫若 《前茅·哀时古调四》:“河 朔 淮 西一宵尽,满池鹅鸭可成兵。”

⒉  见“河朔饮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泛指黄河以北的地方。

《书经·泰誓中》:「惟戊午,王次于河朔。」
《三国志·卷六·魏书·袁绍传》:「威振河朔,名重天下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河朔』(he|shuo|)同音词

    • 赫烁1.明亮闪耀貌。
    • 合朔1.日月运行处于同宫同度,谓之合朔。一般指夏历每月初一。 2.犹同历,同正朔。
    • 和说1.见"和悦"。
    • 和硕1.满语,一方之意。清代顺治时皇子封亲王者加和硕之号,皇女由妃嫔所生者称和硕公主,亲王女称和硕格格。
    • 贺朔1.唐宋以元日﹑五月朔日﹑冬至行大朝会之礼,以元日﹑五月朔日之朝会称贺朔。 2.特指拜年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