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函使

 [  hán shǐ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hán shǐ
  • ㄏㄢˊ ㄕˇ
  • 函使
  • bib wgk

词典解释

⒈  传递官府信件的官差,今邮差的前身。

函使报信。——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
mailman; postman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时传递书信、文件的人。

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上》:“神武 自队主转为函使,尝乘驛过 建兴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天监十八年》:“﹝ 高欢 ﹞始有马,得给镇为函使。”
胡三省 注:“凡书表皆函封,函使者,使奉函诣 京师 也。”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六章第四节:“高欢 家贫,在 平城 服役,富家 娄氏 女爱他美貌,嫁给了他。 高欢 因此有马,得充函使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函使』(han|shi|)同音词

    • 悍石1.坚固的石块。
    • 悍实1.憨厚朴实。
    • 悍士1.勇士。
    • 悍室1.凶悍的妻室。
    • 顸实〈方〉(物体)粗而结实:把挺~的一根棍子弄折了。
    • 酣适1.畅快舒适。
    • 酣嗜1.酷好;深爱。
    • 酣奭1.谓饮酒过度。《商君书.垦令》:"贵酒肉之价,重其租,令十倍其朴;然则商贾少,农不能喜酣奭,大臣不为荒饱。"一说为酒醉而面赤。见俞樾《诸子平议.商子》。
    • 寒湿1.亦作"寒湿"。 2.寒冷潮湿。
    • 寒石1.寒冷的岩石。 2.即卤碱。入中药,味苦,性寒。主治大热消渴等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