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驱掳

 [  qū lǔ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qū lǔ
  • ㄑㄨ ㄌㄨˇ
  • 驅擄
  • cga rhe

词典解释

⒈  亦作“驱虏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驱虏”。驱迫掳掠。

宋 苏轼 《论河北京东盗贼状》:“或驱虏平人,或赂遗贫民,令作耳目。”
宋 李纲 《论淮西军变札子》:“生灵遭屠戮,官吏被驱掳,数万之众,一朝失之,谁任其咎?”
宋 岳飞 《奏条具襄阳随郢三郡防守状》:“公吏军民自缘久罹兵火,或被驱掳,或遭杀戮。”
《前汉书平话》卷上:“汉王 传令於众军曰:‘若得 项王 家属,无得驱虏杀害,与吾家属无异矣。’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驱掳』(qu|lu|)同音词

    • 劬禄1.见"劬録"。
    • 劬録1.亦作"劬禄"。 2.勤劳;劳苦。
    • 屈卢1.古代善造弓矛的良匠。
    • 区庐1.卫士所居的小屋。
    • 佉卢1.亦作"佉楼"。 2.佉卢虱咤的省称。 3.借指横行书写的文字。
    • 去路1.前进的道路;去某处的道路。 2.上路。 3.去的地方;出路。
    • 蘧庐1.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。犹今言旅馆。
    • 癯露1.谓极瘦。
    • 衢路1.歧路﹐岔道。 2.道路。
    • 驱虏1.见"驱掳"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