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干冒

 [  ɡān mào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ɡān mào
  • ㄍㄢ ㄇㄠˋ
  • 幹冒
  • fggh jhf

词典解释

⒈  触犯;冒犯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触犯;冒犯。

《周礼·秋官·士师》“四曰犯邦令” 汉 郑玄 注:“干冒王教令者。”
贾公彦 疏:“郑 云干冒王教令者,谓犯邦令不肯依行。”
唐 柳宗元 《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》:“窃以动心於无情之地,施惠於不报之人,古烈尚难,况在今日?而率然干冒,决不自疑者,盖以闻风之日久,嚮德之诚至。”
宋 范仲淹 《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》:“干冒圣威,臣无任云云。”
明 无名氏 《寻亲记·劝勉》:“休要顽,休要搅,一时非礼相干冒,从今有过须当教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干冒』(gan|mao|)同音词

    • 感冒①传染病,病原体是病毒,在身体过度疲劳、着凉、抵抗力降低时容易引起。症状是咽喉发干、鼻塞、咳嗽、打喷嚏、头痛、发烧等。 ②患这种病。‖也叫伤风。
    • 骭毛1.胫毛。比喻细微之物。
    • 干旄1.旌旗的一种。以旄牛尾饰旗竿,作为仪仗。 2.《诗.墉风》篇名。《诗序》谓此诗是赞美"卫文公臣子多好善,贤者乐告以善道也。"
    • 干貌1.犹体貌。
    • 竿旄1.揭旄于竿﹐以招贤者。引申为礼贤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