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平居

 [  pínɡ j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pínɡ jū
  • ㄆ一ㄥˊ ㄐㄨ
  • 平居
  • guf nd

词典解释

⒈  平日,平素。

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。——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
in normal times; in peacetime; everyday; usually;

引证解释

⒈  平日;平素。

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此 夫差 平居而谋王,强大而喜先天下之祸也。”
唐 杜甫 《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》:“晚节嬉游简,平居孝义称。”
明 李东阳 《明故中顺大夫夏公行状》:“国家养士於平居之时,士当効力於有事之日。”
鲁迅 《坟·从胡须说到牙齿》:“我们平居无事时,从不想到自己的头、手、脚,以至脚底心。”

⒉  谓安居无事。

唐 高彦休 《唐阙史·郑少尹及第》:“人言昼则平居,夕则视事於阴,十祈叩者八九拒之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平时闲居在家。

唐·韩愈〈柳子厚墓志铭〉:「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,酒食游戏相征逐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词语拆字

『平居』(ping|ju|)同音词

  • 屏居1.退隐;屏客独居。
  • 萍聚1.犹萍水相逢。 2.谓暂寓。
  • 平局1.不分胜负的局面。多指打球或下棋等。
  • 平剧1.即京剧。国民党统治时期称北京为北平,故京剧当时亦称平剧。
  • 评剧戏曲剧种。流行于华北、东北各地。清末由河北莲花落在唐山发展而成。艺术上曾受京剧、河北梆子和话剧影响。初名“唐山落子”、“平腔子戏”、“蹦蹦”、“奉天落子”、“评戏”等。1935年定名“评剧”。板腔体结构,有慢板、二六板、垛板等。剧目有《杨三姐告状》、《花为媒》、《小女婿》等。
  • 凭居1.据以为居处。犹言盘踞。
  • 凭据1.占据。 2.依据,根据。 3.凭证,证据。 4.依恃;倚仗。
  • 缾居1.语本汉扬雄《酒箴》:"观瓶之居﹐居井之眉﹐处高临深﹐动常近危。"汲水瓶常处井边﹐极易破碎。后以"缾居"比喻危险的处境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