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滋补

 [  zī bǔ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zī bǔ
  • ㄗ ㄅㄨˇ
  • 滋補
  • iux puh
  • 动词形容词

词典解释

⒈  滋养补益。

滋补肾阴。

tonic; nourish;

引证解释

⒈  供给身体以养分;补养。
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七·五味子》:“五味今有南北之分,南产者色红,北产者色黑,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。”
叶圣陶 《火灾·祖母的心》:“老太太绝不灰心,承认这是滋补未足之故,更忙着洗剔燕窝,烹煮鸽蛋,称量丸药等事。”
沙汀 《呼嚎》:“她不再卖鸡蛋,好等 廖二 回来滋补滋补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滋养补益。

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卷一八·草部·五味子》:「时珍曰:『北产者色黑,入滋补药,必用北产者乃良。』」

如:「滋补强身」。

滋养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词语拆字

『滋补』(zi|bu|)同音词

  • 子部也称“丙部”。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。四部的第三部。收诸子百家和佛道宗教著作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分为儒家、道家、法家、名家、墨家、纵横家、杂家、农家、小说家、兵家、天文、历数、五行、医方十四类。《四库全书》分为儒家、兵家、法家、农家、医家、天文算法、术数、艺术、谱录、杂家、类书、小说家、释家、道家十四类。
  • 自卜1.自己估量自己。
  • 缁布1.见"缁布冠"。
  • 赀布1.细麻布。赀,通"?"。
  • 赀簿1.账簿。
  • 资补1.资助补贴。
  • 资哺1.谓补给食物。
  • 资簿1.记载官员资格﹑履历的簿册。借指资格和履历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