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名例

 [  mínɡ l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mínɡ lì
  • ㄇ一ㄥˊ ㄌ一ˋ
  • 名例
  • qk wgq

词典解释

⒈  著述的体例。

⒉  旧时律书的首篇,犹今之总则,包括刑名与体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著述的体例。

晋 范宁 《<穀梁传集解>序》:“於是乃商略名例,敷陈疑滞,博示诸儒同异之説。”
杨士勋 疏:“商畧名例者,即 范 氏别为畧例百餘条是也。”

⒉  旧时律书的首篇,犹今之总则,包括刑名与体例。

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律之名例,非正文而分明也……法律中诸不敬,违仪失式,及犯罪为公为私,藏入身不入身,皆随事轻重取法,以例求其名也。”
《唐律疏议·名例》:“名者,五刑之罪名;例者,五刑之体例……故以名例为首篇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名例』(ming|li|)同音词

    • 冥吏1.阴间的官吏。
    • 蓂历1.日历。因蓂荚的更换而知月日,故名。
    • 名理1.名称与道理。 2.特指魏晋及其后清谈家辨析事物名和理的是非同异。
    • 名利1.名位与利禄;名声与利益。
    • 鸣唳1.鸣叫。
    • 明理1.严明的治理。 2.明显的道理。 3.说明道理。 4.明察事理;懂道理。
    • 明吏1.犹良吏。
    • 明丽清明秀丽:田野里一片明丽的春光。
    • 明利1.明慧爽利。
    • 螟立1.谓立为螟蛉子。犹过继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