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留事

 [  liú sh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liú shì
  • ㄌ一ㄡˊ ㄕˋ
  • 留事
  • qyvl gk

词典解释

⒈  积压的公务。

⒉  指留守、留后一类的官职。

⒊  特指唐代节度留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积压的公务。

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吾使人视 即墨,田野闢,民人给,官无留事,东方以寧。”
汉 马融 《长笛赋》序:“融 性好音,能鼓琴吹笛,而为督邮,无留事。”
宋 王禹偁 《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》诗:“堆案有留事,听歌无懽声。”

⒉  指留守、留后一类的官职。

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兴平 元年, 操 东击 陶谦,使 彧 守 甄城 任以留事。”
《南史·范泰传》:“伯通 意鋭,当令拥戈前驱;以君持重,欲相委留事,如何?”

⒊  特指 唐 代节度留后。

《新唐书·李德裕传》:“泽潞 刘从諫 死,其从子 稹 擅留事,以邀节度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留事』(liu|shi|)同音词

    • 六师1.周天子所统六军之师。《书.康王之诰》:"张皇六师,无坏我高祖寡命。"曾运干正读:"六师,天子六军。周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师。"《孟子.告子下》:"一不朝,则贬其爵;再不朝,则削其地;三不朝,则六师移之。"后以为天子军队之称。《三国志.蜀志.先主传》:"尽力输诚,奬厉六师……以宁社稷,以报万分。"唐许敬宗《奉和入潼关》诗:"济潼纡万乘,临河耀六师。"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"及车驾将至,冰骤坚,六师毕济。"亦泛指全部军队。参见"六军"。
    • 六虱1.谓危害国家的六事。《商君书·弱民》:"三官生虱六:曰岁,曰食,曰美,曰好,曰志,曰行……六虱成俗,兵必大败。"亦以礼乐﹑诗书﹑修善孝弟﹑诚信贞廉﹑仁义﹑非兵羞战为"六虱"。见《商君书·靳令》。
    • 六诗1.犹六义。 2.指大雅﹑小雅﹑正风﹑变风﹑变大雅﹑变小雅。参阅五代齐己《风骚旨格》。
    • 六时1.攻伐他国的六种时机。 2.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:晨朝﹑日中﹑日没﹑初夜﹑中夜﹑后夜。 3.古分一昼夜为十二时﹐昼夜分言﹐则谓"六时"。常以指白日。
    • 六识1.佛教所称之眼识﹑耳识﹑鼻识﹑舌识﹑身识﹑意识。谓眼﹑耳﹑鼻﹑舌﹑身﹑意六根﹐对色﹑声﹑香﹑味﹑触﹑法六尘﹐而生见﹑闻﹑嗅﹑味﹑觉﹑知六种认识作用。"六识"为大﹑小乘之共说﹐而位于大乘八识中之前六识﹐故亦称"前六识"。
    • 六食1.六谷所作的食物。 2.古代军事家为长期坚守城池所提出的一种节约粮食的措施:一斗粮食分为六份﹐每天吃两份﹐为一人三天的限量。
    • 六世1. 指秦国孝公、惠文王、武王、昭襄王、孝文王、庄襄王六代先王。如:奋六世之余烈。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。
    • 六市1.犹六街﹐指都市的大街闹市。
    • 六事1.上古指领兵的六卿。《书.甘誓》:"大战于甘﹐乃召六卿。王曰:'嗟!六车之人﹐予誓告汝。'"孔传:"各有军事﹐故曰六事。"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。 2.相传商初天下大旱﹐汤曾祷于桑林﹐以六事自责。 3.谓貌﹑言﹑视﹑听﹑思心﹑王极。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﹐必致六气相伤﹐发生灾害。 4.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。 5.指六书。
    • 六誓1.《尚书》中六篇誓文的总称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