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科试

 [  kē sh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kē shì
  • ㄎㄜ ㄕˋ
  • 科試
  • tufh ya

词典解释

⒈  科举考试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科举考试。

唐 白居易 《与元九书》:“家贫多故,二十七方从乡赋,既第之后,虽专於科试,亦不废诗。”
《宋史·选举志二》:“是岁( 绍兴 九年),以科试,明堂同在嗣岁,省司财计艰於办给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蔡公逼试》:“天子詔取贤良,秀才每都求科试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九回:“内中有个极富的人家姓 周 ……只有一子,生得文雅清秀,年纪十四岁,他父母延师读书,新近科试,中了秀才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唐代的分科考试。有秀才、明经、进士等科。

唐·白居易〈与元九书〉:「既第之后,虽专于科试,亦不废诗。」
唐·元稹〈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〉:「科试铨衡局,衙参典校厨。」

⒉  明清科举制度,各省学政周历各府州,从童生中考选秀才及甄试欲应乡试的生员,称为「科试」。

《聊斋志异·卷一·叶成》:「值科试,公游扬于学使,遂领冠军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科试』(ke|shi|)同音词

    • 刻石1.在石上雕刻。 2.即石刻。指刻有文字﹑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。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﹑图画等。
    • 刻时1.犹即时。
    • 刻识1.刻记,标志。
    • 刻饰1.雕刻装饰。 2.比喻对文辞的过分修饰润色。 3.古代妇女的一种梳理方式。以胶刷鬓发,使齐整如刻画。
    • 克石1.刻石。在碑石上刻字。
    • 克实1.犹富足。
    • 克食帮助消化食物:山楂能~。
    • 客食1.南朝齐武帝时宫中一般人的饮食。 2.寄食。
    • 客使1.外来的使者。
    • 客室1.会见客人的房间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