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释义
- 兀子
- gqv bb
词典解释
⒈ 即杌子。小矮凳。
⒉ 见“兀自”。
引证解释
国语辞典解释
⒈ 一种方形而没有靠背的小凳子。
引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·卷四》:「往时士大夫家,妇女坐椅子兀子,则人皆讥其无法度。」
《喻世明言·卷一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「又哭了一回,把个坐兀子填高,将汗巾兜在梁上,正欲自缢。」
⒉ 兀自、独自。
引《董西厢·卷八》:「谁知今日见伊,尚兀子鳏居独自。」
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「这早晚,东方将亮了,还不梳妆完,尚兀子调嘴弄舌。」
近义词、反义词
翻译
词语拆字
『兀子』(wu|zi|)同音词
- 污渍1.亦作"污渍"。 2.犹污迹。
- 杌子1.小凳子。
- 无赀1.亦作"无资"。 2.无可估价;不可计算。 3.没有钱财。
- 无资1.见"无赀"。
- 无訾1.不可数计。訾,通"赀"。
- 梧子1.梧桐的子实。
- 物资1.生产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物质资料。
- 五子1.夏太康昆弟五人。《楚辞.离骚》:"不顾难以图后兮,五子用失乎家巷。"朱熹集注:"五子为太康昆弟五人。"唐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"夏之时,五子以其歌鸣。"一说为太康弟。游国恩《离骚纂义》引王引之曰:"五子,即五观也。"参见"五观"。 2.指宋代的周敦颐﹑程颢﹑程颐﹑张载﹑朱熹。 3.谓甲子﹑丙子﹑戊子﹑庚子﹑壬子。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,故称。 4.树名。
- 五字1.五个字。多指诗文中五字句。 2.晋郭颁《魏晋世语》:"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,再呈不可,意令松更定之,经时竭思不能改,心有忧色……会(钟会)取草视,为定五字。松悦服,以呈景王。景王曰:'不当尔耶?'松曰:'钟会也。'王曰:'如此可大用,真王佐才也。'"后因以"五字"指好的表章。 3.泛指表章。 4.指五言诗。
- 吾子1.我的儿子。 2.对对方的敬爱之称。一般用于男子之间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