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士庶

 [  shì shù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hì shù
  • ㄕˋ ㄕㄨˋ
  • 士庶
  • fghg oao

词典解释

⒈  士人和普通百姓。亦泛指人民、百姓。

⒉  士族和庶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士人和普通百姓。亦泛指人民、百姓。

《管子·大匡》:“君有过,大夫不諫;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,可罚也。”
《司马法·天子之义》:“天子之义必纯取灋天地,而观於先圣;士庶之义必奉於父母,而正於君长。故虽有明君,士不先教不可用也。”
《宋书·王弘传》:“诸议云士庶缅絶,不相参知,则士人犯法,庶民得不知。若庶民不许不知,何许士人不知?”
唐 元稹 《阳城驿》诗:“我实 唐 士庶,食 唐 之田畴;我闻天子忆,安敢专自由。”
清 方苞 《读<经解>》:“学者循诵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之文,而虚言其义,有得有失,一如记所称。而《礼》则湮沉残缺,每至郊庙大议,众皆冥昧而莫知其原。閭阎士庶,丧祭宾婚,荡然一无所守,而竞於淫侈。”

⒉  士族和庶族。

《宋书·恩倖传论》:“周 汉 之道,以智役愚,臺隶参差,用成等级; 魏 晋 以来,以贵役贱,士庶之科,较然有辨。”
南朝 梁 沉约 《奏弹王源》:“风闻 东海 王源,嫁女与 富阳 满氏 ……窃寻 璋之(满璋之 )姓族,士庶莫辨。”
《南史·王球传》:“时中书舍人 徐爰 有宠於上,上尝命 球 及 殷景仁 与之相知。 球 辞曰:‘士庶区别,国之章也。臣不敢奉詔。’上改容谢焉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士人和百姓,亦泛指人民。

《后汉书·卷七三·刘虞传》:「青、徐士庶避黄巾之难,归虞者百余万口,皆收视温恤,为安立生业,流民皆忘其迁徙。」
唐·元稹〈阳城驿〉诗:「我实唐士庶,食唐之田畴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士庶』(shi|shu|)同音词

    • 施属1.散布连缀。
    • 石鼠1.即鼫鼠。 2.蝼蛄的别名。
    • 世叔1.对父辈朋友中年龄小于己父者的称呼。 2.明清翰林称太老师的儿子为世叔。太老师,科举时座师的老师。见明张位《词林典故》。 3.世父和叔夫的合称。
    • 世数1.世系的辈数。 2.寿数;定数。
    • 市署1.管理市场的机构。
    • 十数1.十个等级(的人)。数,等差。 2.犹言十多;十几。表示较多。
    • 侍书1.官名。侍奉帝王﹑掌管文书的官员。宋明为翰林院属官。参阅《明史.职官志二》。
    • 侍姝1.姣美的侍女。
    • 时蔬正当时令的蔬菜。
    • 时熟1.按时成熟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