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恭德

 [  ɡōnɡ dé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ɡōnɡ dé
  • ㄍㄨㄥ ㄉㄜˊ
  • 恭德
  • awnu tfl

词典解释

⒈  谦恭的品德。

⒉  大德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谦恭的品德。

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昔先主 文子 少衅於难,从 姬氏 於公宫,有孝德以出在公族,有恭德以升在位。”

⒉  大德。

《旧唐书·孝友传·崔沔》:“俭,德之恭也;侈,恶之大也。先君有恭德,而君纳诸恶,无乃不可乎!”
按,此引自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,恭德,作“共德”。 俞樾 《群经平议·春秋左传一》:“杜氏 不释‘’字,共当读为洪……下文又曰‘先君有共德,而君纳诸大恶’。犹云有大德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恭德』(gong|de|)同音词

    • 功德①功劳和恩德:歌颂人民英雄的~。 ②指佛教徒行善、诵经念佛、为死者做佛事及道士打醮等:做~。
    • 公德公共道德:讲~ㄧ社会~。
    • 工德1.指妇工。因其为封建礼教规定妇女遵守的"四德"之一,故称"工德"。
    • 共德1.大德。共﹐通"洪"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