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五采

 [  wǔ cǎi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wǔ cǎi
  • ㄨˇ ㄘㄞˇ
  • 五采
  • gg es

词典解释

⒈  即“五色”

吾令人望其气,皆为龙虎,成五采,此天子气也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须臾成五采。——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
the five colors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五彩”。亦作“五綵”。

⒉  指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五种颜色。

荀子 《赋》:“五采备而成文。”
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祈酒大牢祠,婴用圭璧十五,五彩惠之。”
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田单 及收城中得千餘牛,为絳繒衣,画以五綵龙文,束兵刃於其角,而灌脂束苇於尾,烧其端。”

⒊  泛指多种颜色。

如:五彩缤纷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本指黄、赤、白、黑、青五种颜色。后泛指多种颜色。也作「五彩」。

《书经·益稷》:「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。」
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「祈酒太牢祠,婴用圭璧十五,五采惠之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五采』(wu|cai|)同音词

    • 武才1.亦作"武材"。 2.军事才干。
    • 武材1.见"武才"。
    • 物采1.色采。 2.景物的光彩。
    • 五才1.见"五材"。
    • 五材1.亦作"五才"。 2.五种物质。指金﹑木﹑水﹑火﹑土。 3.五种物质。指金﹑木﹑皮﹑玉﹑土。 4.五种德性。
    • 五裁1.即五禁。
    • 五彩1.见"五采"。 2.瓷器釉彩名。于已烧成之白釉瓷器上涂画釉彩,再烧而成。此工艺始于宋元,完成于明代,清以后更有所发展。
    • 五菜1.五种蔬菜。指葵﹑韭﹑藿﹑薤﹑葱。
    • 无猜1.没有疑虑;不避嫌疑。
    • 吴蔡1.吴地和蔡地。 2.金诗人吴激﹑蔡松年的并称。详"吴蔡体"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