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贰负

 [  èr fù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èr fù
  • ㄦˋ ㄈㄨˋ
  • 貳負
  • afm qm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代传说中的神名。

⒉  喻叛贼或罪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传说中的神名。

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:“贰负 之臣曰 危,危 与 贰负 杀 窫窳,帝乃梏之 疏属之山,桎其右足,反缚两手与髮,繫之山上木,在 开题 西北。”
宋 司马光 《侍读王学士挽辞》之一:“贰负 纍囚象, 尸臣 右瑑踪;老臣今已矣,咨访欲谁从。”
清 袁枚 《送虞山少宰从驾热河》诗:“笔光直掩 陆浑 火,博物能知 贰负 臣。”

⒉  喻叛贼或罪囚。

唐 吴融 《沃焦山赋》:“近者泰阶未平,四郊多垒, 贰负 尚活, 三苗 未死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贰负』(er|fu|)同音词

    • 二辅1.指汉时京畿的左冯翊﹑右扶风。
    • 二副轮船上船员的职务名称,职位次于大副。参看〖大副 〗。
    • 二傅1.指太傅与少傅,均为辅导太子之官。 2.指南朝齐傅琰﹑傅翙父子。
    • 二伏中伏。
    • 二府1.汉代称丞相与御史。 2.宋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。 3.明﹑清两代同知(知府的副职)的俗称。 4.指大肠小肠。
    • 儿夫1.古代妇女自称其丈夫。
    • 儿妇1.儿媳妇。
    • 贰府1.知府的副职。
    • 而夫1.此人﹐其人。
    • 耳福听到美好的音乐、戏曲、曲艺等的福分:大饱~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