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屏幛

 [  pínɡ zhà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pínɡ zhànɡ
  • ㄆ一ㄥˊ ㄓㄤˋ
  • 屏幛
  • nua mhuj

词典解释

⒈  屏风。亦指屏风上的题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屏风。亦指屏风上的题词。参见“屏风”。

《新唐书·魏徵传》:“朕今闻过矣,愿改之,以终善道。有违此言,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!方以所上疏,列为屏幛,庶朝夕见之。”
《宣和画谱·唐太宗》:“﹝ 太宗 ﹞一日作真草屏幛,以示羣臣。其笔力遒劲,为一时之絶。”
元 揭傒斯 《吴歌送张清夫还吴中》:“家家屏幛待新词,日日王侯置醇醴。”
清 钱谦益 《福建布政使朱綵授中大夫制》:“歷岛屿之紆廻,瞭如屏幛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屏幛』(ping|zhang|)同音词

    • 凭仗1.依赖,依靠。
    • 屏鄣1.见"屏障"。
    • 屏帐1.室中张设的帷帐。
    • 屏障①像屏风那样起遮挡、护卫作用的东西:部队利用这一片天然屏障休整一周。 ②遮挡:燕山、西山屏障北京。
    • 平章1.评处;商酌。 2.品评。 3.古代官名。唐代以尚书﹑中书﹑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,因官高权重,不常设置,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,简称"同平章事",同参国事。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。宋因之,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,位在宰相之上。金元有平章政事,位次于丞相。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,则为地方高级长官。简称平章。明初仍沿袭,不久废。
    • 评章1.评论﹔品评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