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凄其

 [  qī qí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qī qí
  • ㄑ一 ㄑ一ˊ
  • 淒其
  • ugvv dw

词典解释

⒈  凄凉悲伤。

⒉  寒凉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悲凉伤感。

晋 陶潜 《自祭文》:“故人悽其相悲,同祖行於今夕。”
《文选·谢灵运<初发石头城>诗》:“钦圣若旦暮,怀贤亦悽其。”
李善 注:“毛萇 《诗》传曰:‘其,辞也。’”
唐 皎然 《同李洗马入馀不溪经辛将军故城》诗:“壁垒今犹在,勋庸近可思,苍然古溪上,川逝共悽其。”
清 边大绶 《虎口馀生》:“传语相见,相对悽其。”
1. 寒凉貌。 《诗·邶风·绿衣》:“絺兮綌兮,凄其以风。”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初往新安桐庐口》诗:“絺綌虽凄其,授衣尚未至。”
宋 汪元量 《满江红·吴江秋夜》词:“但满目、银光万顷,凄其风露。”
清 纳兰性德 《东风第一枝·桃花》词:“薄劣东风,凄其夜雨,晓来依旧庭院。”

⒉  凄凉貌。

唐 高适 《送前卫县李寀少府》诗:“此地从来可乘兴,留君不住益凄其。”
宋 辛弃疾 《贺新郎·题傅岩叟悠然阁》词:“晚岁凄其无 诸葛,惟有黄花入手。”
明 郑若庸 《玉玦记·团圆》:“天涯骤见,真同梦寐,无限凄其。”
清 顾炎武 《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绩书来以诗答之》:“先朝旧事君休问,鼓角凄其满御街。”
1. 凄凉悲伤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初发石首城》诗:“钦圣若旦暮,怀贤亦凄其。”
唐 杜甫 《晚登瀼上堂》诗:“凄其望 吕葛,不復梦 周 孔。”
元 郑光祖 《王粲登楼》第三折:“对无穷景色,总是伤悲,好教我动旅怀,难成醉,枉了也壮志如虹英雄辈,都做助江天景物凄其。”

⒊  寒凉貌。

元 张养浩 《长安孝子》诗:“退省百无有,满屋风凄其。”
柳亚子 《题<张苍水集>》诗:“盲风晦雨凄其夜,起读先生正气歌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凄其』(qi|qi|)同音词

    • 敧器1.即欹器。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礼器。置于座右以戒满。
    • 踖踖1.恭敬而敏捷貌。 2.惶惧不安貌。 3.惭愧貌。
    • 踖躩1.喻指艰难困顿。
    • 祁祁1.众多貌;盛貌。 2.舒缓貌。 3.娴静貌;和顺貌。
    • 颀颀1.身长貌。 2.崇高貌。
    • 七七也称“做七”。旧时丧葬风俗。流行于全国各地。人死后,每隔七天作一次佛事,设斋祭奠死者,依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,故称。
    • 七起1.相传禹一饭七起以迎贤士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一引《鬻子》:"﹝禹﹞一馈而七起﹐曰:'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﹐恐其留吾门也。'是以四海之士皆至。"北齐刘昼《新论.诫盈》:"夏禹一馈而七起﹐周公一沐而三握发﹐食不遑饱﹐沐不及晞。"后用以称礼贤下士。
    • 七弃1.七出。
    • 戚戚1.相亲貌。 2.忧惧貌;忧伤貌。 3.心动貌。 4.低语声。
    • 岐岐1.形容聪颖早慧。 2.飞行貌。 3.翘起貌;挺立貌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