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仪节

 [  yí jié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yí jié
  • 一ˊ ㄐ一ㄝˊ
  • 儀節
  • wyr ab

词典解释

⒈  仪式礼节。

婚姻亦有一定仪节,其中“抢婚”是项特别的习俗。

ceremony;

⒉  礼仪;礼节。

etiquette;

引证解释

⒈  礼法;礼节。

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楚成郑瞀》:“妾闻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,今者大王在臺上而妾顾,则是失仪节也。”
汉 蔡邕 《议郎胡公夫人哀赞》:“舒详闲雅,仪节孔备。”
明 唐顺之 《万古斋公传》:“其事父母,视寝,视膳,视药,恪有仪节,深心欵然。”

⒉  谓仪礼的程序形式。

清 阮元 《小沧浪笔谈》卷一:“《曾子》十篇,儒言纯粹在《孟子》上,投壶仪节,较《小戴》为详。”
茅盾 《追求》一:“这是每次遇见时照例的仪节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仪节』(yi|jie|)同音词

    • 艺界1. 多指表演艺术界。
    • 悒结1.郁闷。
    • 一皆1.一律;全部。
    • 一接1.一经接触。 2.犹言一见。
    • 一街1.方言。市街定期交易的一个周期。
    • 疑结1.犹疑团。
    • 衣裓1.衣襟。亦指僧衣。 2.佛教徒挂在肩上的长方形布袋,用作拭手和盛物。 3.一种盛花之器。
    • 一劫1.佛家语。天地的一成一败谓"一劫"。亦泛指一段很长的时间。
    • 一截1.表数量。犹一段。事物的一部分。 2.表数量。长条形之物的一部分。
    • 一介①一个。多指一个人:一介武夫|一介失所,则王道为亏。 ②指微小的数量:一介之善|一介不肯干求人。 ③忠心正直:范蠡一介之士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