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一鼓

 [  yì ɡǔ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yì ɡǔ
  • 一 ㄍㄨˇ
  • 一鼓
  • g fkuc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以三十斤为一钧,四钧为一石,四石为一鼓,合四百八十斤。击鼓一次。引申谓一举,一战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以三十斤为一钧,四钧为一石,四石为一鼓,合四百八十斤。
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晋 赵鞅、荀寅 帅师城 汝 滨,遂赋 晋国 一鼓铁,以铸刑鼎,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焉。”
《孔子家语·正论解》:“赵简子 赋 晋国 一鼓鐘,以铸刑鼎,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。”
王肃 注:“三十斤谓之鐘,鐘四谓之石,石四谓之鼓。”

⒉  击鼓一次。引申谓一举,一战。参见“一鼓作气”。

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峻(苏峻 )勇而无谋,藉骄胜之势,自谓无前,今挑之战,可一鼓而擒也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九回:“操 若攻将军, 宫 引兵击其背;若来攻城,将军为救於后;不过旬日, 操 军食尽,可一鼓而破。”
碧野 《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》第二章:“一鼓打下 太原,不令敌人跑掉一个!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一鼓』(yi|gu|)同音词

    • 一顾1.一看。 2.《战国策.燕策二》有经伯乐一顾而马价十倍之说。后以"一顾"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。 3.谓顾瞻偏重于某一边。
    • 臆骨1.即胸骨。
    • 一股1.表数量。用于条状物。物由两条以上合成者,称其一条为一股。 2.表数量。指一支。 3.表数量。用于水流﹑气流﹑道路等。 4.表数量。用于气味﹑力气﹑神态﹑风气等。 5.表数量。用于成批的人。 6.犹言一齐,一股脑儿。
    • 异骨1.不同凡人的骨骼。旧多谓圣君贤相或神仙的形貌品格。 2.特殊的骨头。
    • 异故1.别的原因。
    • 疑故1.疑难与故障。
    • 意故1.缘故。
    • 意顾1.挂念。
    • 夷固1.倨傲﹐傲慢。
    • 义谷1.义捐赈灾的谷米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