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一苇

 [  yì wěi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yì wěi
  • 一 ㄨㄟˇ
  • 一葦
  • g afn

词典解释

⒈  《诗·卫风·河广》:“谁谓河广,一苇杭之。”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以“一苇”为小船的代称。

《诗·卫风·河广》:“谁谓河广,一苇杭之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言一苇者,谓一束也,可以浮之水上而渡,若桴栰然,非一根苇也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贺邵传》:“臣闻否泰无常,吉凶由人, 长江 之限不可久恃,苟我不守,一苇可航也。”
宋 苏轼 《游武昌寒溪西山寺》诗:“今朝横江来,一苇寄衰朽。”
明 刘基 《旅兴》诗之一:“那无一苇航,繁念空悠悠。”
清 林则徐 《中秋炮台眺月》诗:“日午潮回擢东指,顺流一苇如轻鸥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一束苇草。

《诗经·卫风·河广》:「谁谓河广?一苇杭之。」

⒉  比喻小船、小舟。

《三国志·卷六五·吴书·贺邵传·传曰》:「长江之限,不可久恃,苟我不守,一苇可航也。」
宋·苏轼〈赤壁赋〉:「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一苇』(yi|wei|)同音词

    • 翊卫1.弼辅护卫。 2.侍卫官名。隋始置,唐宋因之,与亲卫﹑勋卫并称三卫;明废。又民国初改清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,干清门侍卫等为翊卫使﹑翊卫副使,以蒙古王公任之,寻废。亦泛指卫士。
    • 鶂尾1.指鹅尾。
    • 以为1.认为。 2.作为,用作。 3."以之为"的省略形式。犹言让他(她)做,把它作为。 4.犹而为,而成。以,而,连词。 5.犹已为,已是。以,通"已"。
    • 以谓1.犹云以为,认为。
    • 逸味1.犹美味。
    • 异位1.位置不同;位置分开。
    • 异味1.亦作"异味"。 2.异常的美味。 3.不同的味道。
    • 颐卫1.犹保养。
    • 移位将寄存器中的二进制位向左或向右移动的一种操作。移出寄存器的一位或丢失,或循环送入寄存器的另一端。计算机中常用移位操作来实现信息传送和执行算术运算。
    • 翳蔚1.障蔽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