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避居

 [  bì j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bì jū
  • ㄅ一ˋ ㄐㄨ
  • 避居
  • nk nd

词典解释

⒈  谓移居以避祸害。

⒉  避开不居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移居以避祸害。

宋 陈绎 《邵古墓铭》:“戎难,避居 上谷,又徙 中山。”
《明史·奸臣传·阮大鋮》:“流寇偪 皖,大鋮 避居 南京。”
丰子恺 《告缘缘在天之灵》:“我在 南沉浜 乡间已经避居九天了。九天之中,敌机常常来袭。”

⒉  避开不居。参见“避正殿”。

《魏书·肃宗纪》:“朕威德不能遐被经略无以及远,俾令苍生罹此涂炭,何以苟安黄屋,无愧黔黎。今便避居正殿,蔬餐素服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词语拆字

『避居』(bi|ju|)同音词

  • 逼惧1.犹逼畏。
  • 逼据1.犹侵占。
  • 逼聚1.因受逼而聚拢。
  • 比居1.邻居。
  • 比句1.指核对检查(簿籍)。
  • 鼻疽1.马﹑骡﹑驴中蔓延最广﹑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。通常马为慢性﹐骡﹑驴为急性。人﹑骆驼和猫等亦能感染。病原为鼻疽杆菌。急性鼻疽的病状为呼吸迫促,咳嗽,流脓样鼻涕,鼻粘膜和皮下形成结节,坏死后,变成溃疡,病畜日见瘦削,以至死亡。
  • 毕举1.完全办好。 2.犹毕具,齐备。
  • 毕具1.齐全;完全具备。
  • 毕聚1.见"毕陬"。
  • 闭拒1.闭关抵拒。 2.拒绝;不接受。 3.指肌理闭合,能抵御外邪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