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条达

 [  tiáo d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tiáo dá
  • ㄊ一ㄠˊ ㄉㄚˊ
  • 條達
  • ts dp

词典解释

⒈  条理通达。畅达;通达。断续分散貌。臂饰。行疾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条理通达。

《庄子·至乐》:“名止於实,义设於适,是之谓条达而福持。”
成玄英 疏:“如是之道,可谓条理通达,而福德扶持者矣。”

⒉  畅达;通达。

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魏 地方不至千里,卒不过万人。埊四平,诸侯四通,条达辐凑,无有名山大川之阻。”
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若夫神无所掩,心无所载,通洞条达,恬漠无事,无所凝滞,虚寂以待,势利不能诱也。”
三国 魏 嵇康 《答难养生论》:“游心乎道义,偃息乎卑室。恬愉无遌,而神气条达。”
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至於日夜之所息,条达畅茂,乃是上达。”
清 侯方域 《南省试策五》:“笺书章奏之文,体在条达。”
刘师培 《论近世文学之变迁》:“魏 氏之文,明畅条达,然刻意求新,故杂奇语,以骇俗流。”

⒊  行疾貌。

《尚书大传》卷三“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” 汉 郑玄 注:“朓,条也。条达,行疾貌。”
《文选·颜延之<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》“上清朓侧” 李善 注引 汉 郑玄 曰:“朓,犹条达也。条达,行疾貌。”

⒋  断续分散貌。

《孙子·行军》:“尘高而鋭者,车来也;卑而广者,徒来也;散而条达者,樵采也;少而往来者,营军也。”
杜牧 注:“条达,纵横断絶貌也。”
王晳 注:“条达,纤微断续之貌。”

⒌  臂饰。参见“条脱”。

《初学记》卷四引古诗:“绕背双条达。”
《初学记》卷四引 晋 周处 《风土记》:“﹝仲夏端午﹞造百索繫臂……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,以相赠遗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条理通达。

《淮南子·本经》:「则目明而不以视,耳聪而不以听,心条达而不以思虑。」

⒉  腕饰、手镯。

唐·徐圣《初学记·卷四·五月五日·叙事》:「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,以相赠遗。」

⒊  畅通到达。

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「魏地方不至千里,卒不过三十万人,地四平,诸侯四通,条达辐凑,无有名山大川之阻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条达』(tiao|da|)同音词

    • 佻达1.亦作"佻?"。 2.轻薄放荡;轻浮。 3.犹言挑逗,戏谑。
    • 跳搭1.顿脚喧闹。
    • 跳达1.轻薄放恣貌。
    • 跳跶1.蹦跳。 2.引申指为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。
    • 挑达1.亦作"挑闼"。亦作"挑挞"。 2.往来相见貌。 3.引申为自由自在,放纵不羁。
    • 挑达也作“挑挞”、“挑闼”。轻薄放纵:挑达无度|顽皮挑达|士人挑闼而缺于礼。
    • 条答1.逐条对答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