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蜡子

 [  là zǐ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là zǐ
  • ㄌㄚˋ ㄗˇ
  • 蠟子
  • jaj bb

词典解释

⒈  宝石的一种。

⒉  亦称“蜡种”。白蜡虫产卵时所作之巢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宝石的一种。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金石二·宝石》。

明 曹昭 《格古要论·珍宝·蜡子》:“蜡子,出 南蕃、西蕃,性坚,有红蜡、紫蜡,亦有酒色者,俱明莹。”
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物部四》:“今世之所宝者,有猫儿眼、祖母緑、颠不剌、蜜腊、金鸦鶻石、蜡子等类,然皆镶嵌首饰之用。”

⒉  亦称“蜡种”。白蜡虫产卵时所作之巢。
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一·虫白蜡》:“其虫嫰时白色,作蜡。及老则赤黑色,乃结苞於树枝……盖虫将遗卵作房,正如雀瓮、螵蛸之类尔。俗呼为蜡种,亦曰蜡子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蜡子』(la|zi|)同音词

    • 蜡觜1.见"蜡嘴"。
    • 蜡滓1.即蜡渣。蜡经过提取后剩下的渣子。 2.即蜡渣。白蜡虫分泌的未经分炼蜡质。
    • 辣子①辣椒。 ②比喻泼辣、厉害的妇女。
    • 剌子1.红色宝石。 2.方言。谓泼辣﹑利害的人。
    • 砬子1. [方]∶山上耸立的大岩石。多用于地名,如白石砬子(在黑龙江)。
    • 揦子1.方言。玻璃瓶。
    • 喇子1.谓流氓无赖及刁滑凶悍者。 2.宝石名。色红﹑透明,俗称红宝石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