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四户

 [  sì hù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ì hù
  • ㄙˋ ㄏㄨˋ
  • 四戶
  • lh yne

词典解释

⒈  四门。

⒉  南朝齐永明中,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,时人呼之为四户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四门。

《大戴礼记·盛德》:“明堂者,古有之也,凡九室,一室而有四户八牖,三十六户,七十二牖,以茅盖屋。”
南朝 宋 鲍照 《代陈思王京洛篇》:“凤楼十二重,四户八綺窗。”
南朝 陈后主 《献岁立春光风具美泛舟玄圃各赋六韵》:“餘暉斜四户,流风颺八音。”

⒉  南朝 齐 永明 中,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,时人呼之为四户。

《南史·恩倖传·吕文显》:“三年,带 南清河 太守,与 茹法亮 等迭出入为舍人,并见亲幸……时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,世谓之四户。”
宋 苏轼 《谢中书舍人表》之一:“虽四户擅权,非当时之公议;而五花判事,亦前代之美谈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四户』(si|hu|)同音词

    • 思乎1.方言。想,考虑。
    • 兕虎1.兕与虎。泛指猛兽。 2.孔子在陈绝粮,弟子有怨意,因召子路问曰:"《诗》云:'匪兕匪虎,率彼旷野。'吾道非邪?吾何为于此?"见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。后用为道衰不遇之典实。
    • 司户1.官名。汉魏以下有户曹掾,主民户。北齐称户曹参军。唐制:府称户曹参军,州称司户参军,县称司户。宋亦设司户参军,兼司仓之职。元废。参阅《通典.职官十五》﹑《旧唐书.职官志三》﹑《新唐书.百官四下》﹑《续通典.职官十五》。
    • 丝忽1.犹丝毫。形容极小或极少。
    • 寺户1.即佛图户。北魏时为佛寺服役的民户。
    • 四呼1.音韵学名词。汉语音韵学家依据口﹑唇的形态将韵母分为开口呼﹑齐齿呼﹑合口呼﹑撮口呼四类,合称四呼。四呼之名,始见于清潘耒《类音》。现代汉语语音学则是依据韵母的韵头或韵腹来确定四呼的。参见"等呼"﹑"开口呼"﹑"齐齿呼"﹑"合口呼"﹑"撮口呼"。
    • 四胡1.乐器名。形状与二胡相同,因有四条弦,故名。第一﹑第三两弦与第二﹑第四两弦同音。常用以伴奏大鼓等曲艺。
    • 四虎1.清苏廷魁﹑陈庆镛﹑朱琦﹑金应麟为言官,敢犯颜直谏,时称"四虎"。
    • 似乎①副词。表示可能:这篇文章似乎在哪见过|他似乎了解内情|似乎要下雨了。 ②副词。表示商量的口气:时候不早了,我们似乎该走了|这件公文似乎应该早日办理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