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天诛

 [  tiān zh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tiān zhū
  • ㄊ一ㄢ ㄓㄨ
  • 天誅
  • gd ytfy

词典解释

⒈  上天诛罚。

⒉  帝王的征讨或诛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上天诛罚。

《墨子·鲁问》:“郑 人三世杀其父,而天加诛焉。使三年不全,天诛足矣;今又举兵,将以攻 郑。”
汉 袁康 《越绝书·外传记范伯》:“坏人之善毋后世,败人之成天诛行。”
唐 韩愈 《讼风伯》:“天诛加兮不可悔, 风伯 虽死兮人谁汝伤。”
清 吴下阿蒙 《断袖篇·龙淫佃户》:“河间 马氏 家,一佃户年近六旬,独行遇雨,雷电晦冥,有龙探爪,按其笠,以为当受天诛。”

⒉  帝王的征讨或诛罚。

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臣 延寿 、臣 汤 将义兵,行天诛。”
《旧唐书·萧至忠传》:“楚客、处訥、晋卿 等骄恣跋扈,人神同疾,不加天诛,詎清王度。”
宋 田况 《儒林公议》卷上:“一旦贡表求封册庙,论者乃责以藩臣之礼,欲必行天诛,何不思之甚也!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天意的惩罚。

《墨子·鲁问》:「今举兵将以攻郑,天诛其不至乎?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词语拆字

『天诛』(tian|zhu|)同音词

  • 田烛1.古代郊祭时置于田头的火烛。
  • 田主1.田神。 2.旧谓田地的所有者。
  • 添注1.添入注拟。注拟,一种登录姓名,拟定官职,以备委用的册籍。添入注拟,即等候委用之意。但至明代,有时虽无实缺补授,添入注拟者仍可就职治事。
  • 天竹1.常绿灌木。羽状复叶﹐小叶披针形﹐花小﹐白色﹐圆锥花序。果实球形﹐白色﹑淡红色或紫色。根﹑茎﹑果实均入药﹐根茎有清热﹑通经作用﹐果实有止咳﹑平喘作用。参见"南天竹"。 2.星名。参见"天英"。
  • 天竺古代称印度:唐僧西下天竺。
  • 天烛1.天然的光明。
  • 天主见“上帝”(103页)。
  • 天瞩1.天子的垂爱关注。
  • 天助1.上天之佑助。
  • 天柱1.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。 2.比喻负重任者。 3.耳的别名。 4.山名。在山东平度县北。 5.山名。又名霍山。在今安徽。西汉元封五年(公元前106年)武帝南巡﹐登其山﹐号为南岳﹐即此。 6.山名。在浙江省余杭县北。 7.山名。陕西岐山的别名。 8.星名。属于东方七宿中的角宿。《晋书.天文志上》:"三台六星﹐两两而居﹐起文昌﹐列抵太微。一曰天柱﹐三公之位也。"《星经》卷上:"天柱五星在紫微宫内﹐近东垣﹐主建教等二十四气也。"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