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滩子

 [  tān zǐ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tān zǐ
  • ㄊㄢ ㄗˇ
  • 灘子
  • icw bb

词典解释

⒈  旧称以拉纤过险滩或将船上载的货卸下,待空船过滩后再装船为业的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称以拉纤过险滩或将船上载的货卸下,待空船过滩后再装船为业的人。

宋 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卷下:“汉 晋 时山再崩塞 江,所以后名 新滩,石乱水汹,瞬息覆溺。上下欲脱免者,必盘博陆行,以虚舟过之。两岸多居民,号滩子,专以盘滩为业。”
宋 范成大 《爱雪歌》:“棹夫披蓑舞白凤,滩子挽縴拖素虬。”
亦称“滩工”。 《新华日报》1943.8.25:“在险峻的滩上,除了原有的桡贩子以外,时常雇用一些临时的滩工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在岸上拉船使船前行的工人。

宋·范成大〈爱雪歌〉:「棹夫披蓑舞白凤,滩子挽?拖素虬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滩子』(tan|zi|)同音词

    • 檀子1.浅红色颜料。
    • 探子1.军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人。 2.指旧时的探警。 3.用来探取东西的长条或管状用具。
    • 撢子1.拂尘工具。通常用鸡毛做成﹐俗称鸡毛帚。
    • 坛子1.亦作"坛子"。 2.一种小口大腹的陶制容器。
    • 贪恣1.贪婪恣肆。
    • 摊子1.设在路边﹑广场等处的简易售货处。 2.指摆摊时用以放置小商品的器具。 3.比喻组织机构或工作局面。
    • 瘫子1.瘫痪的人。
    • 谈资1.谈话的资料。
    • 谈訾1.议论指摘。
    • 毯子1.毛毯。今亦泛称以棉﹑毛或化学纤维织成者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