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下管

 [  xià ɡuǎ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xià ɡuǎn
  • ㄒ一ㄚˋ ㄍㄨㄢˇ
  • 下管
  • gh tpn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代举行大祭等仪式,奏管乐者在堂下,故称管乐器为“下管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举行大祭等仪式,奏管乐者在堂下,故称管乐器为“下管”。

《书·益稷》:“下管鼗鼓,合止柷敔。”
孔颖达 疏:“经言不管,知是堂下乐也。”
《周礼·春官·大师》:“大祭祀,帅瞽登歌,令奏击拊。下管,播乐器,令奏鼓朄。大饗亦如之。”
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:“下管,吹管者在堂下。”
贾公彦 疏:“凡乐,歌者在上,匏竹在下,故云下管播乐器。下管即笙簫及管皆是。”
《文选·陆机<文赋>》:“象下管之偏疾,故虽应而不和。”
吕向 注:“堂上歌《鹿鸣》,堂下吹下管,管声疾,与《鹿鸣》雅声不相和叶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下管』(xia|guan|)同音词

    • 下关1.人体穴位名。
    • 下官1.小官。 2.下属官吏。 3.汉代郡国自辟属吏,属吏于长官及国主自称臣,至南朝宋孝建中,始禁属官自称臣,改称下官。 4.官吏自称的谦词。 5.泛用于自称。
    • 辖管1.管辖。
    • 霞观1.高耸的楼阙。
    • 霞冠1.道士帽。
    • 霞馆1.指仙人所住的房屋。
    • 遐观1.纵观;遍览。 2.远眺。 3.回顾往事。
    • 夏官1.官名。《周礼》载周时设置六官,以司马为夏官,掌军政和军赋。唐武则天时,曾改兵部尚书为夏官,不久仍复旧名。参阅《文献通考.职官六》。后用为兵部的别称。
    • 夏管1. 夏季的田间管理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