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明鉴

 [  mínɡ jiàn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mínɡ jiàn
  • ㄇ一ㄥˊ ㄐ一ㄢˋ
  • 明鑒
  • je jt

词典解释

⒈  明亮的镜子。

bright mirror;

⒉  指能够引以为戒的明显的前例。

explicit example for reference;

⒊  明察,洞察。旧时称颂人有见识有眼力。

perceive;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明鑑”。亦作“明鉴”。亦作“明监”。

⒉  明亮的镜子。

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记》卷二:“明鉴镜察,当照其胷怀耳。”
《新唐书·魏元忠传》:“夫明鑑所以照形,往事所以知今。臣请借近以为諭。”

⒊  称人善于识别事物;明察。

《后汉书·段熲传》:“圣朝明监,信纳瞽言,故臣谋得行, 奂 计不用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杨俊传》:“俊 自少及长,以人伦自任。同郡 审固、陈留 卫恂 本皆出自兵伍, 俊 资拔奬致,咸作佳士……其明鉴行义多此类也。”
《晋书·王恭传》:“赖先帝明鉴,浸润不行。”
清 溥伟 《让国御前会议日记》:“以揖让为美德,以优待为欺饰,请太后明鑑。”
茅盾 《子夜》二:“嗯,嗯,请三老爷明鉴。关厂的话,现在说出去,恐怕会闹乱子。”

⒋  明显的鉴戒或借鉴。

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明鉴未远,覆车如昨,而近习之权,復相扇结。”
《明史·外国传一·朝鲜》:“夫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苟闕斯二者,而徒事佛求福, 梁武 之事,可为明鑑。”
明 蒋一葵 《长安客话·关镇杂记·三关》:“元 人进《金史》表:‘劲卒擣 居庸关,北拊其背;大军出 紫荆口,南扼其吭。’此古今都 燕 者防患之明鑑也。”

⒌  喻月或平静的水面。

宋 苏轼 《曲槛》诗:“流水照朱栏,浮萍乱明鑑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明镜。

《新唐书·卷一二二·魏元忠传》:「夫明鉴所以照形,往事所以知今。」

⒉  称赞人识见高远。

⒊  明显的前例,可为今日所取法、借镜。

《明史·卷三二〇·外国传一·朝鲜传》:「苟阙斯二者,而徒事佛求福,梁武之事,可为明鉴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词语拆字

『明鉴』(ming|jian|)同音词

  • 冥间1.阴间。
  • 冥鉴1.指神灵的鉴戒。
  • 明间1.即外间。一般比里间大而敞亮。
  • 明监1.见"明鉴"。
  • 明见1.明白看到;明显见于。 2.高明的识见。
  • 明荐1.谓祭祀时进献时物。
  • 命蹇1.命运不好。常指仕宦困顿。
  • 名俭1.见"名检"。
  • 名柬1.犹名片。
  • 名检1.亦作"名俭"。 2.名誉与礼法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