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乌集

 [  wū jí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wū jí
  • ㄨ ㄐ一ˊ
  • 烏集
  • tnn wys

词典解释

⒈  犹乌合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乌合。参见“乌合”。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 之纲絶而维弛, 山 东大扰,异姓并起,英俊乌集。”
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﹝ 成帝 ﹞与羣小相随,乌集杂会,饮醉吏民之家。”
颜师古 注:“言聚散不恒,如乌鸟之集。”
宋 叶适 《温州开元寺千佛阁记》:“然自是人益以施为难,乌集其门,侧睨横出,漫不酬对,有终不捐一钱者。”
章炳麟 《革命之道德》:“又况天造草昧,壮士乌集,纪律未申……而欲人为尽力,虽乳儿知其不能矣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乌集』(wu|ji|)同音词

    • 乌鸡1.即乌骨鸡。
    • 乌几1.即乌皮几。
    • 五齑1.见"五齐"。
    • 五极1.犹五刑。极﹐诛。
    • 五疾1.五种残疾。 2.五种弊病。
    • 五籍1.指五经。
    • 伍籍1.平民的户籍。 2.指军籍。
    • 吴姬1.吴地的美女。
    • 吴激金代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字彦高,号东山,建州(今福建建瓯)人。北宋末出使金,被留,任金翰林待制,知深州。为金初词坛领袖,与蔡松年齐名,时称“吴蔡体”。从岳父米芾,工于书画。有《东山集》、《东山乐府》。
    • 戊己1.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。 2.古以十干配五方,戊己属中央,于五行属土,因以"戊己"代称土。 3.见"戊己校尉"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